词条 | 诡辞 |
释义 | 诡辞
拼音guǐ cí 注音ㄍㄨㄟˇ ㄘˊ 词语解释诡辞[ guǐ cí ]⒈ 说假话,敷衍搪塞。 例故土造辟而言,诡辞而出。——《谷梁传·文公十年》 英to stall sb. off with a lie; ⒉ 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言论。也作“诡词” 英eccentric speech; 引证解释⒈ 亦作“诡词”。 ⒉ 不透露谈话的真实内容。 引《穀梁传·文公六年》:“故士造辟而言,诡辞而出。” ⒊ 密谈,秘密交谈。 引汉 蔡邕 《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诡辞,当事而行。” ⒋ 说假话。 引《后汉书·赵岐传》:“岐 诡辞得免,展转还 长安。” ⒌ 妄下断语。 引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然则説《春秋》者,入则诡辞,随其委曲而后得之。” ⒍ 诡异的言论,异端邪说。 引《汉书·扬雄传下》:“雄 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詆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 国语辞典诡辞[ guǐ cí ]⒈ 说假话,搪塞敷衍。也作「诡词 」。 引《谷梁传·文公六年》:「故士造辟而言,诡辞而出。」 ⒉ 虚妄饰词,颠倒黑白。也作「诡词」。 引《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析辩诡辞,以挠世事。」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