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瞀 |
释义 | ![]() 瞀 拼音mào 注音ㄇㄠˋ 部首目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4画 五笔86CBTH五笔98CNHH仓颉NKBU郑码XSML四角18604结构上下电码4214区位7806统一码7780笔顺フ丶フ丨ノノ一ノ丶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瞀 ⒈ 目眩,眼花:瞀病(头目晕眩的病症)。瞀瞀(垂目下视的样子;形容眼睛昏花,引申为昏昏沉沉)。瞀瘛(中医指看不清,手脚拘挛的症状)。雀( )瞀(古时称夜盲症)。⒉ 心绪紊乱。瞀乱。 ⒊ 愚昧:“世俗之沟犹瞀儒”。 统一码瞀字UNICODE编码U+7780,10进制: 30592,UTF-32: 00007780,UTF-8: E7 9E 80。 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瞀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造字法形声 Englishto look at closely; nearsighted; dim; indistinct vision 详细解释基本词义◎ 瞀 〈形〉 (1) (形声。从目,敄( )声。本义:眼睛昏花)(2) 同本义 [dim-sighted] 予少而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庄子·徐无鬼》 昏瞀垫溺。——《书·益稷传》。疏:“眩惑之意。” (3) 又如:瞀眩(眼花头晕;迷糊);瞀瞑(目眩昏晕;晕厥) (4) 乱;错乱 [confusion;in disorder] 中闷瞀瞀忳忳。——屈原《惜诵》 (5) 又如:瞀见(愚昧错乱的见解) (6) 愚昧无知貌 [ignorant] 世俗之沟犹瞀儒。——《荀子·非十二子》 (7) 又如:瞀儒(愚昧无知的儒生) 词性变化◎ 瞀 〈动〉 (1) 俯视,低目谨视 [look down] 瞀,低目谨视也。——《说文》 汤又因瞀光而谋。——《庄子·让王》 怨咽对风景,闷瞀守闺闼。——南朝宋· 鲍照《绍古辞七首》 (2) 〈方〉∶看望 [visit]。如:好,我瞀我妹妹去 康熙字典![]() 瞀【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又《玉篇》目不明貌。《晉書·天文志》眼瞀精絕,故蒼蒼也。《揚子·太 又亂也。《北史·房豹傳》是非瞀亂。《楚辭·九章》中悶瞀之忳忳。《註》煩亂也。 又不敢正視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子弟之容瞀瞀然。 又被髮也。《淮南子·道應訓》去其瞀而載之木。《註》木騖鳥冠也。 又蟲名。《埤雅》蜹似蚊而小。一名瞀芮。《列子·天瑞篇》瞀芮生乎腐蠸。 又姓。《左傳》莒有瞀胡。 又通作貿。《禮·檀弓》貿貿然來。《註》貿貿,不明貌。與瞀同。 又通作霿。《廣韻》䐨瞀。《集韻》作䐨霿,鄙吝心不明也。《正韻》無識也。《荀子·儒效篇》愚陋傋瞀。《註》傋音寇,愚也。瞀,無知也。《前漢·五行志》作傋霿。 又通作愗。《楚辭·九辯》直怐愗以自苦。《註》愗音茂,愚貌。與瞀通。互詳䐨字註。 又《集韻》《韻會》 又《王逸·九思》復顧兮彭瞀,叶上憂下投。本作務。務光,古介士也。一作牟光。古務瞀牟 又《廣韻》莫角切。《集韻》墨角切, 又《集韻》《韻會》 又俯視也。《黃帝素問》民病肩臂瞀重。《註》低目俯首曰瞀。《靈樞經》交兩手而瞀爲臂厥。《註》瞀,目垂貌。 又《集韻》微夫切,務平聲。《前漢·地理志》雊瞀,縣名,屬上谷郡。《註》孟康音句無。 又《字彙補》莫到切,音冒。視眩易也。《莊子·徐無鬼》予適有瞀病。 又《埤雅》莫卜切,音木。雀目夕昏,人有至夕昏不見物者,謂之雀瞀。《說文》本作瞀。《集韻》或作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瞀【卷四】【目部】 氐目謹視也。从目敄聲。莫候切 说文解字注(瞀)氐目謹視也。氐各本作低。今从宋本。玉篇云。目不明皃。按洪範曰雺恒風若。尙書大傳作瞀。宋世家作霧。漢書五行志作霿。宋書、隨書五行志作瞀。班志云區霿。服虔云人傋瞀。荀卿云傋猶瞀儒。他書或云?瞀。或云?瞀。或云怐愗。說文子部云㝅瞀。皆謂冒亂不明。其字則霿爲正字。雨部云霿、晦也。从目。敄聲。莫 瞀字组词瞀字开头组词
瞀字中间组词
瞀字结尾组词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