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有羞恶之心。
引《礼记·中庸》:“知耻近乎勇。”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樵者目金而知耻,耕夫让畔以成仁。”宋 曾巩 《叙盗》:“此谓养之既足,导之既明,则为盗者知耻而自新。”
⒈ 有羞恶之心。
引《礼记·中庸》:「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