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短书 |
释义 | 短书
拼音duǎn shū 注音ㄉㄨㄢˇ ㄕㄨ 词语解释短书[ duǎn shū ]⒈ 汉代凡经、律等官书用二尺四寸竹简书写。官书以外包括子书等,均以短于二尺四寸竹简写书,称为“短书”。后多指小说、杂记之类的书籍。 ⒉ 指书牍。 引证解释⒈ 汉 代凡经、律等官书用二尺四寸竹简书写。官书以外包括子书等,均以短于二尺四寸竹简写书,称为“短书”。后多指小说、杂记之类的书籍。 引汉 王充 《论衡·骨相》:“在经传者较著可信;若夫短书俗记,竹帛胤文,非儒者所见,众多非一。” ⒉ 指书牍。 引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 国语辞典短书[ duǎn shū ]⒈ 称小说杂记等类的书。 引汉·王充《论衡·骨相》:「若夫短书俗记,竹帛胤文,非儒者所见,众多非一。」 ⒉ 称书牍。 引南朝梁·元帝〈玄览赋〉:「报荡子之长信,送仙人之短书。」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