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格律 |
释义 | 格律拼音gé lǜ 注音ㄍㄜˊ ㄌㄩˋ 词语解释格律[ gé lǜ ]⒈ 诗、赋、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外国诗歌也有自己的格律。 英poetic metre; ⒉ 规矩;准则。 例因为格律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套不住的手》 英rule; standard; 引证解释⒈ 法律条令。 引唐 刘肃 《大唐新语·孝行》:“復讎礼法所许,杀人亦格律具存,孝子之心,义不顾命,国家设法,焉得容此,杀人成復讎之志,赦之亏格律之道。” ⒉ 诗、词、曲、赋等关于字数、句数、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律。 引唐 白居易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诗:“每被老 元 偷格律,苦教短 李 伏歌行。” ⒊ 指格律诗。 引宋 梅尧臣 《依韵答吴安勗太祝》:“当时巨公特推许,便将格律追 西京。” ⒋ 指曲谱。 引《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未知此女几时得偶素愿,因成《商调·醋葫芦》小令十篇……奉劳歌伴,先听格律,后听芜词。” ⒌ 法度、规格。 引唐 窦冀 《怀素上人草书歌》:“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⒍ 格调、气韵。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钱国养》:“钱国养,开元 中善写貌,海内推服。 引竇 云:衣裳凡鄙,未离贱工;格律自高,足为出众。” 国语辞典格律[ gé lǜ ]⒈ 法律条令。 引《旧五代史·卷三七·唐书·明宗本纪三》:「自兵兴以来,法制不一,诸道州县常行枷杖,多不依格律,请以旧制晓谕,改而正之。」 ⒉ 诗、词、曲、赋的平仄、音韵、字数、句数等形式和规律。 引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至于贯穿古今,?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 ⒊ 个人生活行为在主观上所遵循法度和规则。 引唐·窦冀〈怀末上人草书歌〉:「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英语forms of versification, conventions regarding set number of words and lines, choice of tonal patterns and rhyme schemes for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ic composition, metrical verse 德语Takt (S), Takterzeugung (S), Taktfrequenz (S), Taktgeber (S), metrisch (Adj) 法语formes de versification, conventions concernant le nombre de mots et de lignes, le choix des dispositions tonales et les plans de rime pour différents types de compositions poétiques chinoises classique, vers métriques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