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棒疮 |
释义 | 棒疮
拼音bàng chuāng 注音ㄅㄤˋ ㄔㄨㄤ 词语解释棒疮[ bàng chuāng ]⒈ 被棍棒打后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烂的疾病。 引证解释⒈ 受棒刑或被棒击后引起的疮伤。 引《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长老令人山后搭一草舍,教 可常 将息棒疮好了,着他自回乡去。” 国语辞典棒疮[ bàng chuāng ]⒈ 被棒击打后所引起的破伤溃烂。元·孟汉卿也作「杖疮」。 引《魔合罗·第三折》:「我则见湿浸浸血污了旧衣裳,多应是碜可可的身耽著新棒疮。」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