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避役 |
释义 | 避役拼音bì yì 注音ㄅ一ˋ 一ˋ 港台變色龍 词语解释避役[ bì yì ]⒈ 谓逃避徭役。 ⒉ 爬行类动物之一种。体长约25厘米。真皮内有多种色素细胞,能随时伸缩,变化体色。头上有钝三角形突起。捕食昆虫。四肢较长,善握树枝。 引证解释⒈ 谓逃避徭役。 引《三国志·魏志·刘馥传》:“自 黄初 以来,崇立太学二十餘年,而寡有成者,盖由博士选轻,诸生避役,高门子弟,耻非其伦,故无学者。” ⒉ 爬行类动物之一种。体长约25厘米。真皮内有多种色素细胞,能随时伸缩,变化体色。头上有钝三角形突起。捕食昆虫。四肢较长,善握树枝。 引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虫篇》:“南中有虫名避役,一曰十二辰虫。状似蛇医,脚长,色青赤,肉鬣。暑月时见於篱壁间,俗云见者多称意事。其首倏忽更变,为十二辰状。”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