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释义
磬
拼音qìng 注音ㄑ一ㄥˋ
部首石部部外笔画11画总笔画16画
五笔86FNMD五笔98FNWD仓颉GEMR郑码BXQG四角47602结构上下电码4334区位7764统一码78EC笔顺一丨一フ丨一ノノフフ丶一ノ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ìng(ㄑ一ㄥˋ)

⒈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⒉  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⒊  缢杀:“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

⒋  古同“罄”,空,尽。

统一码

磬字UNICODE编码U+78EC,10进制: 30956,UTF-32: 000078EC,UTF-8: E7 A3 AC。

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磬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 𡔝
  • 𣫆
  • 𥓕

造字法

会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qìng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手又持小槌像击磬的形象。本义: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2) 同本义 [chime stone;musical stone]

磬,乐石也。——《说文》

小华之山多磬石。——《山海经·西山经》

泗滨浮磬。——《书·禹贡》

笙磬同音。——《诗·小雅·鼓钟》

依我磬声。——《诗·商颂·那》

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淮南子·泛论》

钟磬置于水中。——宋· 苏轼《石钟山记》

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西门豹治邺》

(3) 又如:磬人(负责治磬的官员);磬工(负责制磬的官员);磬色(玉磬的光彩);磬师(古乐官名);磬管(两种古乐器名)

(4) 适宜制磬的美石 [fine stone]。如:磬石(适宜制磬的美石);磬错(磨磬用的石头)

词性变化

qìng

〈动〉

(1) 弯腰。表示谦恭 [bow]

簪笔磬折。——《史记·滑稽列传》

(2) 又如:磬折(弯腰;卑躬屈膝);磬沼(形容曲折的池)

(3) 假借为“骋”。纵马奔驰 [gallop]

抑磬控忌,抑纵送忌。——《诗·郑风·大叔于田》

qìng

〈形〉

通“罄”。空,尽 [empty]

金积折廉,璧袭无理,磬龟无腹,蓍策日施 。——《淮南子·览冥》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磬

磬【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硜𡔝𥓕《唐韻》苦定切《集韻》《韻會》詰定切,𠀤音罄。《說文》樂石也。籀文作殸,象縣虡之形,殳擊之也。《五經要義》磬立秋之樂。《白虎通》磬者,夷則之氣,象萬物之成。《禮·明堂位》叔之離磬。《註》叔之離磬者,叔之所作編離之磬。

《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爲磬,倨句一矩有半。《註》先度一矩爲句,一矩爲股,而求其弦。旣而以一矩有半觸其弦,則磬之倨句也。

編磬,特磬。《𨻰用之曰》叔之離磬,特懸之磬也。《三禮圖》股廣三寸,長尺三寸半,十六枚同一筍虡,謂之編磬。

笙磬,頌磬。《周禮·春官·眡瞭》掌凡樂擊頌磬笙磬。《註》磬在東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頌。或作庸。庸,功也。

玉磬,石磬。《書·益稷》戛擊鳴球。《禮·明堂位》拊搏玉磬。《左傳·成二年》齊侯使賔媚人,賂以紀甗玉磬。《魯語》臧文仲以玉磬如齊告糴。《禮·樂記》石聲磬磬以立辨。《書·禹貢》泗濵浮磬。《傳》泗水中見石,可以爲磬。𨻰澔曰:玉磬,天子樂器。諸侯當擊石磬,故郊特牲以擊玉磬爲諸侯之僭禮。

磬控。《詩·鄭風》抑磬控忌。《註》騁馬曰磬,謂使之曲折如磬。止馬曰控,謂有所控制不逸。

磬折。《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疏》帶佩於兩邊,臣則身宜僂折如磬之背,故云磬折。《周禮·冬官考工記》韗人倨句磬折。《註》磬折,中曲之不參正也。

《禮·文王世子》磬于甸人。《註》縊之如縣樂器之磬也。

掉磬。《韻會》齊人相絞訐爲掉磬,北海人以激事爲掉磬。

與罄通,垂盡也。《魯語》室如縣磬。《左傳》作縣罄。

《集韻》棄挺切,音謦。擊石聲。

叶苦丁切,音卿。《董京·答孫楚詩》鸚鵡能言,泗濵浮磬。衆人所翫,豈合物情。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磬【卷九】【石部】

樂石也。从石殸。象縣虡之形。殳,擊之也。古者母句氏作磬。殸,籒文省。硜,古文从巠。苦定切

说文解字注

(磬)石樂也。石樂各本作樂石。誤。今正。樂下云。五聲八音總名也。瑟下云。弦樂也。簫、䶵下皆云。管樂也。則此當云石樂信矣。匡謬正俗所引巳作樂石。其誤巳久。或疑樂石字見秦繹山刻石。不知與此無涉也。彼謂可樂之石。此謂製石之樂。白虎通曰。磬者、夷則之氣也。从石。句。𡔝象縣虡之形。各本𡔝作殸、上屬。今正。豈下云。陳樂立而上見也。从屮。此从屮謂虡之上出可見者、崇牙樹羽是也。一象枸之横。丨象虡之植。?象編磬係焉也。或曰?象磬之股。丨象磬之𡔷。磬之懸、股橫出而𡔷直。凡言磬折者取象於此。程氏瑶田通藝錄言之詳矣。殳所㠯擊之也。所以二字今補。說从殳之意。磬从石殳會意。而又象其形也。苦定切。十一部。古者毋句氏作磬。毋各本作母。今正。明堂位注引世本作曰無句作磬。風俗通、山海經注、廣雅皆作毋句。古無毋通。句其俱反。

(殸)籒文。省。非籒省篆。乃篆加籒也。

(硜)古文。从巠。各本篆體誤。今依汗簡正。樂記曰。石聲磬。磬以立辨。史記樂書作石聲硜。硜以立別。葢硜本古文磬字。後以爲堅确之意。是所謂古今字。論語。子擊磬於衞。下文旣而曰鄙哉硜硜乎。亦不以爲一字。要之論語非不可作鄙哉磬磬也。釋名曰。磬者、磬也。其聲磬磬然堅緻也。


qìng

字组词

磬字开头组词

  • qìng xuán
  • qìng cuò
  • qìng sè
  • qìng kòng
  • qìng shū
  • qìng chóng
  • qìng guǎn
  • qìng shī
  • qìng chū
  • qìng jù
  • qìng kài
  • qìng xiāng
  • qìng shé
  • qìng bó
  • qìng zǐ
  • qìng qián
  • qìng zhǎo
  • qìng guǎn
  • qìng shí
  • qìng rén
  • qìng jìng
  • qìng shēng
  • qìng gōng
  • qìng zhōng
  • qìng diàn
  • qìng dì
  • qìng kǒu
  • qìng kǒu méi口梅
  • qìng shí zhī gù石之固
  • qìng zhú nán shū竹难书
  • qìng bǐ nán shū笔难书
  • qìng qí suǒ yǒu其所有

磬字中间组词

  • shǒu qìng zǐ
  • shēng qìng tóng yīn同音
  • zān bǐ qìng zhé簪笔

磬字结尾组词

  • zhōng qìng
  • zì qìng
  • yuán qìng
  • yù qìng
  • yùn qìng
  • yǔ qìng
  • yǐn qìng
  • xuán qìng
  • xuán qìng
  • xiān qìng
  • wēi qìng
  • wǎn qìng
  • tiě qìng
  • tè qìng
  • tī qìng
  • tiān qìng
  • sòng qìng
  • shuāng qìng
  • shēng qìng
  • shí qìng
  • sēng qìng
  • bǎo qìng
  • biān qìng
  • dà qìng
  • diào qìng
  • fàn qìng
  • fàn qìng
  • fú qìng
  • gē qìng
  • hán qìng
  • lí qìng
  • míng qìng
  • mù qìng
  • shì rú xuán qìng室如悬
  • zhū xián yù qìng朱弦玉


qìngkāitóudechéng

字开头的成语

  • qìng zhú nán shū竹难书
  • qìng bǐ nán shū笔难书
  • qìng shí zhī gù石之固

èrshìqìngdechéng

第二字是的成语

  • shēng qìng tóng yīn同音
  • xuán qìng zhī jū之居

sānshìqìngdechéng

第三字是的成语

  • zhōng xiǎng qìng míng钟响
  • zān bǐ qìng zhé簪笔

shìqìngdechéng

第四字是的成语

  • shì rú xuán qìng室如悬
  • zhū xián yù qìng朱弦玉

qìngjiéwěidechéng

字结尾的成语

  • shì rú xuán qìng室如悬
  • zhū xián yù qìng朱弦玉

qìngdechéng

的成语

  • qìng zhú nán shū竹难书
  • shēng qìng tóng yīn同音
  • shì rú xuán qìng室如悬
  • qìng bǐ nán shū笔难书
  • qìng shí zhī gù石之固
  • zhū xián yù qìng朱弦玉
  • zhōng xiǎng qìng míng钟响
  • xuán qìng zhī jū之居
  • zān bǐ qìng zhé簪笔

字成语接龙


磬字成语接龙:顺接

  • 磬竹难书
  • 书不尽言
  • 言不践行
  • 行若无事
  • 事出不意
  • 意义深长
  • 长娇美人
  • 人面鬼心
  • 心悬两地
  • 地地道道
  • 道学先生
  • 生上起下
  • 下气怡色
  • 色胆如天
  • 天之骄子
  • 子曰诗云
  • 云龙鱼水
  • 水满金山
  • 山河表里
  • 里通外国
  • 国无宁日
  • 日月交食
  • 食不餬口
  • 口角春风
  • 风风雨雨
  • 雨散风流
  • 流里流气
  • 气吞湖海
  • 海中捞月
  • 查看更多

磬字成语接龙:逆接

  • 朱弦玉磬
  • 以紫乱朱
  • 不知所以
  • 进可替不
  • 高歌猛进
  • 心比天高
  • 一片冰心
  • 天下第一
  • 无法无天
  • 出有入无
  • 人才辈出
  • 大言欺人
  • 自高自大
  • 渊源有自
  • 如临深渊
  • 神色自如
  • 言事若神
  • 风尘之言
  • 千里同风
  • 万万千千
  • 成千累万
  • 百事无成
  • 举一废百
  • 龙兴凤举
  • 文擅雕龙
  • 重厚少文
  • 相互尊重
  • 白衣卿相
  • 三清四白
  • 查看更多

磬字成语接龙:随机

  • 磬竹难书
  • 书生之见
  • 之死不渝
  • 不言而喻
  • 言中无物
  • 无心恋战
  • 心悬两地
  • 地狭人稠
  • 人强胜天
  • 天生天杀
  • 生知安行
  • 行化如神
  • 如风过耳
  • 风靡一时
  • 一统天下
  • 下气怡色
  • 色艺两绝
  • 两叶掩目
  • 目中无人
  • 中途而废
  • 而今而后
  • 今古奇观
  • 古已有之
  • 有头有脸
  • 头梢自领
  • 自然而然
  • 然糠照薪
  • 糠秕在前
  • 在劫难逃
  • 查看更多

字成语逆接接龙


  • 朱弦玉磬
  • 以紫乱朱
  • 不知所以
  • 进可替不
  • 高歌猛进
  • 心比天高
  • 一片冰心
  • 天下第一
  • 无法无天
  • 出有入无
  • 人才辈出
  • 大言欺人
  • 自高自大
  • 渊源有自
  • 如临深渊
  • 神色自如
  • 言事若神
  • 风尘之言
  • 千里同风
  • 万万千千
  • 成千累万
  • 百事无成
  • 举一废百
  • 龙兴凤举
  • 文擅雕龙
  • 重厚少文
  • 相互尊重
  • 白衣卿相
  • 三清四白
  • 朝四暮三
  • 得胜回朝
  • 安闲自得
  • 行坐不安
  • 有口无行
  • 家藏户有
  • 生佛万家
  • 东郭先生
  • 道西说东
  • 同志合道
  • 好恶不同
  • 通家之好
  • 目达耳通
  • 金篦刮目
  • 日进斗金
  • 云开见日
  • 断雨残云
  • 山穷水断
  • 死重泰山
  • 老而不死
  • 遗黎故老
  • 学无所遗
  • 知物由学
  • 众所周知
  • 流言惑众
  • 穷源溯流
  • 水尽山穷
  • 黄汤淡水
  • 衣紫腰黄
  • 玉食锦衣
  • 积金累玉
  • 祸稔恶积
  • 飞来横祸
  • 鱼跃鸢飞
  • 指天射鱼
  • 十手争指
  • 用一当十
  • 破格录用
  • 铁鞋踏破
  • 身无寸铁
  • 明哲保身
  • 深切著明
  • 面壁功深
  • 打个照面
  • 鸡飞蛋打
  • 见卵求鸡
  • 独出己见
  • 孤寡鳏独
  • 凤只鸾孤
  • 分钗劈凤
  • 五谷不分
  • 连三跨五
  • 血肉相连
  • 青肝碧血
  • 雨过天青
  • 春风化雨
  • 满面含春
  • 气骄志满
  • 长嘘短气
  • 发短心长
  • 引而不发
  • 旁推侧引
  • 牛头阿旁
  • 卖剑买牛
  • 强买强卖
  • 马壮人强
  • 轻裘肥马
  • 弃重取轻
  • 前功尽弃
  • 食方于前
  • 虎口夺食
  • 没羽之虎
  • 头出头没
  • 计上心头
  • 临危自计
  • 犬牙相临
  • 放鹰逐犬
  • 门户开放
  • 清水衙门
  • 月朗风清
  • 九天揽月
  • 接三换九
  • 兵连祸接
  • 先礼后兵
  • 意在笔先
  • 小心在意
  • 眼大肚小
  • 横眉冷眼
  • 斗转参横
  • 才高八斗
  • 负地矜才


字成语顺接接龙


  • 磬竹难书
  • 书不尽言
  • 言不践行
  • 行若无事
  • 事出不意
  • 意义深长
  • 长娇美人
  • 人面鬼心
  • 心悬两地
  • 地地道道
  • 道学先生
  • 生上起下
  • 下气怡色
  • 色胆如天
  • 天之骄子
  • 子曰诗云
  • 云龙鱼水
  • 水满金山
  • 山河表里
  • 里通外国
  • 国无宁日
  • 日月交食
  • 食不餬口
  • 口角春风
  • 风风雨雨
  • 雨散风流
  • 流里流气
  • 气吞湖海
  • 海中捞月
  • 月眉星眼
  • 眼去眉来
  • 来去分明
  • 明公正义
  • 义断恩绝
  • 绝薪止火
  • 火树琪花
  • 花言巧语
  • 语近指远
  • 远近驰名
  • 名重一时
  • 时隐时见
  • 见鞍思马
  • 马面牛头
  • 头面人物
  • 物是人非
  • 非昔是今
  • 今生今世
  • 世态人情
  • 情同手足
  • 足不出门
  • 门殚户尽
  • 尽心竭力
  • 力微任重
  • 重气轻命
  • 命世之才
  • 才气超然
  • 然糠照薪
  • 薪桂米金
  • 金篦刮目
  • 目见耳闻
  • 闻声相思
  • 思所逐之
  • 之子于归
  • 归心如飞
  • 飞遁离俗
  • 俗下文字
  • 字字珠玉
  • 玉振金声
  • 声闻过实
  • 实话实说
  • 说嘴说舌
  • 舌尖口快
  • 快心满志
  • 志大才短
  • 短刀直入
  • 入不敷出
  • 出头露面
  • 面红过耳
  • 耳目一新
  • 新沐弹冠
  • 冠盖相望
  • 望空捉影
  • 影形不离
  • 离山调虎
  • 虎头虎脑
  • 脑满肠肥
  • 肥冬瘦年
  • 年幼无知
  • 知人待士
  • 士死知己
  • 己溺己饥
  • 饥火烧肠
  • 肠肥脑满
  • 满满当当
  • 当家立计
  • 计功谋利
  • 利喙赡辞
  • 辞严义正
  • 正直无私
  • 私心自用
  • 用兵如神
  • 神采焕发
  • 发皇张大
  • 大方之家
  • 家无儋石
  • 石枯松老
  • 老大无成
  • 成家立业
  • 业绍箕裘
  • 裘马清狂
  • 狂三诈四
  • 四时八节
  • 节哀顺变
  • 变生意外
  • 外圆内方
  • 方生方死
  • 死脑瓜骨
  • 骨肉离散
  • 散灰扃户
  • 户枢不朽


字成语随机接龙


  • 磬笔难书
  • 书不尽意
  • 不乏其人
  • 人中之龙
  • 之子于归
  • 于心不忍
  • 心悬两地
  • 地地道道
  • 道头会尾
  • 头上末下
  • 下笔千言
  • 言听计行
  • 行若无事
  • 无风起浪
  • 风行一世
  • 一天一地
  • 天生天化
  • 生而知之
  • 而今而后
  • 今月古月
  • 月中折桂
  • 中心如醉
  • 如山压卵
  • 山水相连
  • 相门洒扫
  • 门可罗雀
  • 可有可无
  • 有作其芒
  • 其应若响
  • 若无其事
  • 事以密成
  • 以辞害意
  • 意马心猿
  • 马水车龙
  • 水覆难收
  • 难以为继
  • 为蛇画足
  • 足高气扬
  • 高足弟子
  • 子曰诗云
  • 云程万里
  • 万事大吉
  • 大手大脚
  • 手下留情
  • 情文并茂
  • 文责自负
  • 自然而然
  • 然糠自照
  • 糠秕在前
  • 在家出家
  • 出言成章
  • 成双作对
  • 作死马医
  • 死无所名
  • 所在皆是
  • 皆大欢喜
  • 喜上眉梢
  • 上下同门
  • 同胞共气
  • 气得志满
  • 得意之色
  • 色飞眉舞
  • 飞声腾实
  • 声名大噪
  • 名扬四海
  • 海岱清士
  • 士饱马腾
  • 饱食终日
  • 日来月往
  • 来龙去脉
  • 龙口夺食
  • 口不绝吟
  • 绝世无双
  • 世俗之见
  • 见时知几
  • 时不我与
  • 我醉欲眠
  • 欲取姑与
  • 取舍两难
  • 两面二舌
  • 面如冠玉
  • 玉石同焚
  • 石枯松老
  • 老僧入定
  • 入木三分
  • 三臡八菹
  • 八花九裂
  • 花里胡哨
  • 里通外国
  • 国家大事
  • 家长礼短
  • 长夜难明
  • 明辨是非
  • 是古非今
  • 古木参天
  • 木头木脑
  • 脑满肠肥
  • 肠回气荡
  • 回光返照
  • 光辉夺目
  • 目挑眉语
  • 语不投机
  • 投膏止火
  • 火眼金睛
  • 眼张失落
  • 失神丧魄
  • 神眉鬼道
  • 眉睫之利
  • 利不亏义
  • 义形于色
  • 形销骨立
  • 立竿见影
  • 影形不离
  • 离世异俗
  • 俗不堪耐
  • 堪以告慰
  • 告往知来
  • 往蹇来连
  • 蹇视高步
  • 视微知着

随便看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15: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