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飘萧 |
释义 | 飘萧
拼音piāo xiāo 注音ㄆ一ㄠ ㄒ一ㄠ 词语解释飘萧[ piāo xiāo ]⒈ 鬓发稀疏貌。 ⒉ 零落飘坠貌。 ⒊ 飞扬貌。 ⒋ 飘逸潇洒。 ⒌ 状风声。 引证解释⒈ 鬓发稀疏貌。 引唐 杜甫 《义鹘行》:“飘萧觉素髮,凛欲衝儒冠。” ⒉ 零落飘坠貌。 引前蜀 贯休 《古塞下曲》之六:“榆叶飘萧尽,关防烽寨重。” ⒊ 飞扬貌。 引唐 白居易 《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下声乍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 ⒋ 飘逸潇洒。 引唐 白居易 《筝》诗:“云髻飘萧緑,花颜旖旎红。” ⒌ 状风声。 引唐 元稹 《书异》诗:“飘萧北风起,皓雪纷满庭。” 国语辞典飘萧[ piāo xiāo ]⒈ 飘零萧条。 引唐·杜甫〈义鹘〉诗:「飘萧觉素发,凛欲冲儒冠。」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