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食邑 |
释义 | 食邑拼音shí yì 注音ㄕˊ 一ˋ 词语解释食邑[ shí yì ]⒈ 靠封邑租税生活。 ⒉ 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⒊ 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引证解释⒈ 靠封邑租税生活。 引《国语·晋语四》:“大夫食邑。” ⒉ 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引《史记·曹相国世家》:“参 将兵守 景陵 二十日, 三秦 使 章平 等攻 参,参 出击,大破之。赐食邑於 寧秦。” ⒊ 唐 宋 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参阅《宋史·职官志十》。 引清 袁枚 《随园随笔·勋阶封号食邑实封之分》:“其食邑与实封有别者,如 余襄公 食邑二千六百户,实对二百户是也。” 国语辞典食邑[ shí yì ]⒈ 古代君主赏赐臣子封地,即以此地租税作为其俸禄。 引《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 ⒉ 封地。 引《史记·卷九五·灌婴传》:「赐益食邑二千五百户。」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