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高阳酒徒
释义
gāoyángjiǔ

高阳酒徒

  • 词性成语
  • 繁体高陽酒徒
拼音gāo yáng jiǔ tú
注音ㄍㄠ 一ㄤˊ ㄐ一ㄡˇ ㄊㄨˊ

词语解释

高阳酒徒[ gāo yáng jiǔ tú ]

⒈  沛公(刘邦)引兵过陈留,高阳儒生郦食其求见。使者入通,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以告。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遂延入。终受重用(见《史记·郦食其列传》)。后指任性放荡的嗜酒者。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唐·李白《梁甫吟》

heavy drinker with a unconstrained character;

引证解释

⒈  后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初, 沛公 引兵过 陈留,酈生 踵军门上謁……使者出谢曰:‘ 沛公 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 酈生 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復入言 沛公,吾 高阳 酒徒也,非儒人也。’”
唐 李白 《梁甫吟》:“君不见 高阳 酒徒起草中,长揖 山 东隆準公。”
明 李贽 《复麻城人书》:“今之好饮者,动以 高阳 酒徒自拟。”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四:“经天 夫人的烹调很拿手,碰着我们这四大家族,都是饕餮大家而兼 高阳 酒徒,那就相得益彰了。”

国语辞典

高阳酒徒[ gāo yáng jiǔ tú ]

⒈  汉代郦食其欲投效刘邦,被误以为儒生而遭拒,遂自称为「高阳酒徒」,始被刘邦所用。典出《史记·卷九七·郦生传》。后泛指好饮酒而放荡不羁的人。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也作「高阳公子」、「高阳狂客」。


  • 成语解释高阳酒徒

词语组词

  • gāo
  • yáng
  • jiǔ

相关词语

  • tí gāo提高
  • gāo jí高级
  • jiǔ diàn酒店
  • yáng guāng阳光
  • gāo shǒu高手
  • gāo dù高度
  • gāo sù高速
  • gāo xìng高兴
  • gāo zhōng高中
  • gāo kǎo高考
  • tài yáng太阳
  • gāo xiào高校
  • gāo xiào高效
  • gāo dá高达
  • gāo céng高层
  • gāo cháo高潮
  • shēn gāo身高
  • gāo dàng高档
  • zhāo yáng朝阳
  • pí jiǔ啤酒
  • gāo děng高等
  • gāo fēng高峰
  • luò yáng洛阳
  • gāo dà高大
  • gāo wēn高温
  • gāo guì高贵
  • gāo yā高压
  • ōu yáng欧阳
  • gāo dī高低
  • xī yáng夕阳
  • gāo shān高山
  • gāo jià高价
  • gāo míng高明
  • jiǔ jīng酒精
  • yáng tái阳台
  • gāo yuán高原
  • yīn yáng阴阳
  • tú dì徒弟
  • shēng gāo升高
  • gāo shàng高尚
  • gāo wèi高位
  • dǎi tú歹徒
  • xīn gāo新高
  • jiǔ lóu酒楼
  • bái jiǔ白酒
  • gāo rén高人
  • gāo yǎ高雅
  • nán yáng南阳
  • jiǔ bēi酒杯
  • gāo le高了
  • gāo kōng高空
  • gāo zhǎng高涨
  • yǐn jiǔ饮酒
  • sī tú司徒
  • gāo shēng高声
  • gāo qiáng高强
  • chóng gāo崇高
  • gāo xīn高薪
  • gāo pín高频
  • gāo jǔ高举

gāoyángjiǔ

高阳酒徒


拼音 gāo yáng jiǔ tú

注音 ㄍㄠ 一ㄤˊ ㄐ一ㄡˇ ㄊㄨˊ

解释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例子 郭沫若《洪波曲》第16章:“碰着我们这四大家族,都是饕餮大家而兼高阳酒徒,那就相得益彰了。”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感情 高阳酒徒是中性词。

繁体 高陽酒徒

近义 高阳公子

英语 Gaoyang drunk(heavy drinker with a unconstrained character)


  • 结构偏正式
  • 感情中性
  • 字数四字
  • 年代古代
  • 成语故事高阳酒徒
  • 词语解释高阳酒徒

高阳酒徒:成语接龙顺接

  • 徒托空言
  • 言听计行
  • 行所无事
  • 事出不意
  • 意义深长
  • 长娇美人
  • 人面狗心
  • 心悬两地
  • 地地道道
  • 道学先生
  • 生上起下

高阳酒徒:成语接龙逆接

  • 心比天高
  • 一片冰心
  • 以备万一
  • 不知所以
  • 进可替不
  • 知难而进
  • 无一不知
  • 出有入无
  • 人才辈出
  • 大言欺人
  • 天大地大

成语组词

  • gāo
  • yáng
  • jiǔ

相关成语

  • xìng gāo cǎi liè兴高采烈
  • gāo gāo zài shàng高高在上
  • gāo gāo xìng xìng高高兴兴
  • zhì gāo wú shàng至高无上
  • jū gāo lín xià居高临下
  • tiān gāo dì hòu天高地厚
  • xī yáng xī xià夕阳西下
  • shuǐ zhǎng chuán gāo水涨船高
  • gāo tán kuò lùn高谈阔论
  • dé gāo wàng zhòng德高望重
  • gāo zhān yuǎn zhǔ高瞻远瞩
  • dēng hóng jiǔ lǜ灯红酒绿
  • bù zhī tiān gāo dì hòu不知天高地厚
  • yuǎn zǒu gāo fēi远走高飞
  • gāo zhěn wú yōu高枕无忧
  • jiā tú sì bì家徒四壁
  • zhǐ gāo qì yáng趾高气扬
  • gāo tái guì shǒu高抬贵手
  • gāo rén yī děng高人一等
  • tú láo wú gōng徒劳无功
  • gāo bù kě pān高不可攀
  • yīn yáng guài qì阴阳怪气
  • qiū gāo qì shuǎng秋高气爽
  • gāo sǒng rù yún高耸入云
  • gāo chù bù shèng hán高处不胜寒
  • huā tiān jiǔ dì花天酒地
  • mò cè gāo shēn莫测高深
  • gāo gē měng jìn高歌猛进
  • gāo wū jiàn líng高屋建瓴
  • hào sè zhī tú好色之徒
  • bù bù gāo shēng步步高升
  • qǔ gāo hè guǎ曲高和寡
  • shù zhī gāo gé束之高阁
  • yáng fèng yīn wéi阳奉阴违
  • gāo fēng liàng jié高风亮节
  • zhài tái gāo zhù债台高筑
  • gāo shān yǎng zhǐ高山仰止
  • yǐn háng gāo gē引吭高歌
  • tú zǐ tú sūn徒子徒孙
  • zì gāo zì dà自高自大

gāoyángjiǔ

高阳酒徒

ㄍㄠ 一ㄤˊ ㄐ一ㄡˇ ㄊㄨˊ

《高阳酒徒》成语故事

高阳酒徒郦食其(音义基),陈留高阳人(今河南杞县西南),为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少有壮志,喜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嗜酒,后来只好充当看管门户的监门吏。县中官府和贤豪,都不敢任用,皆称之为狂生。他坚信不移等待时机。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打起“伐无道,除暴秦”的旗帜,于是天下群雄起而响应。时有项梁起兵会稽,刘邦起兵于沛,起义风暴席卷全国。陈胜、项梁等起义军路过高阳,皆为郦生鄙视,认为都是些鼠目寸光之辈,不能听大度之言的人。惟独沛公刘邦,“嫚易人,有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于是,他自荐于沛公。

沛公刘邦,字季,为人仁而爱人,不爱生产劳动,喜施舍,意豁如也,常有大度。壮年为泗水亭长,是一个地方有名的无赖。他好酒及好色,常醉卧于酒家,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酒徒,幸醉酒为吕公所识,以女吕后为妻;因醉酒而斩白蛇,得名自负,起兵反秦。公元前207年(二世三年),沛公引兵西,相遇强盗出身的彭越起义军,遂共同攻打秦军,战不利。后攻昌邑不下,乃西过高阳为郦食其所识,当为“大人长者”以求见。

一天,刘邦正坐在床上,有两个女人为他洗脚。忽报乡里有位儒生求见,此人年以六十有余,身高八尺,人都称他为狂生,自称非狂。刘邦一向轻视儒生,过去见到儒生,常以儒生帽子当尿盆,以污辱儒生。今天忽听有儒生求见,盛怒之下,叫人谢绝接见,并说:“我以天下大事为重,没有时间接见儒人。”在外等候已久的郦食其听罢,立即“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使者忙报之,刘邦一听自称高阳酒徒,来者不善,慌忙连脚都来不及擦,‘据足杖矛’曰:‘请入!’郦食其入内,见沛公长揖不拜曰:“你不是想要诛暴秦,为什么还这样傲慢对待长者?你是想助秦攻诸侯呢?还是率领诸侯破秦呢?”此时,刘邦不知所措,辍洗起衣,忙请食其上坐,谢罪曰:“过去听人说先生的容貌,今天见面才知先生的来意!”并问其计?这位高阳酒徒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积粟。臣知其令,今请使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大事可成矣。

于是刘邦接受郦食其的建议,决定先攻占陈地,并派遣郦食其为内应。郦食其来到县城,见陈留县令说陈秦之将,汉王将兴之理,希望他能投降刘邦。但县令惧怕秦法的苛重,不敢冒然从事,予以谢绝。就在当日夜半杀死县令,并将县令人头窬城而下,报之于沛公。刘邦见大事已成,引兵攻打县城,叫人用竹竿挑着县令人头,大声疾呼:“你们赶快投降,你们的县令已被砍头了!如若不然的话,后下城的也要斩头的!”城上守军见县令已死,无意再守,遂开城投降。刘邦进城得“其库兵食积粟留出入三月,从兵以万数,遂入破秦。”此皆高阳酒徒之功也。

高阳酒徒郦食其的作用,功著于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正当刘邦徘徊不前,举棋不定之时,是郦食其为他指出攻陈留之方向,成为刘邦反秦首功;

第二,攻陈得积粟,足够起义军三个月的粮草,使其后勤无忧,得以有力量进军;

第三,攻陈扩大了起义军队伍,尤起兵数百人至破陈留扩兵到万人;

第四,刘邦过去一向瞧不起知识分子,但自从接见这个高阳酒徒后,才深知欲成其大事,没有知识分子为他出谋划策是难以成功的。

从此以后,刘邦不仅封郦食其为广野君,并且重用其弟郦商为将,率兵数千人,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郦食其为刘邦所器重,酒徒竟然成为刘邦创业初期的重要谋士之一。后来他为刘邦游说四方,瓦解诸侯也树立不少功勋。公元前204年楚汉相争时,他建议刘邦曰:“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农夫释耒,工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定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大行之道,距斐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劾实形之势,则天下之所归矣。”并愿意去说服当时尚有兵众将广、割据一方的齐王田广。高阳酒徒这一建议,却成为刘邦取天下的战略思想了。刘邦派他去游说田广,晓之天下利害,“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罢历下兵守备战,与郦生日纵酒。”这是由于韩信乘机功齐,为田广所误解,认为这是郦食其出卖了他,遂将郦食其烹杀。临死前,田广对其曰:“汝能止汉军,我活汝。”郦生对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而公不为若更言。”慨然就义。

郦食其死后,当刘邦称帝评奖列侯功臣时,封郦食其之子郦疥为高粱侯,以示不忘前功。随着时间的推移,郦食其的名字,在人们中间逐渐消逝了,然而“高阳酒徒”竟成了它的代名词了。嗜酒者,往往自喻,深以为荣幸,也许就是这个缘故吧。


  • 成语解释高阳酒徒

成语故事

  • wàn mǎ qí yīn万马齐喑
  • liǎng xiāng qíng yuàn两相情愿
  • jí rú xīng huǒ急如星火
  • yī kǒng zhī jiàn一孔之见
  • míng jìng gāo xuán明镜高悬
  • shuǐ zhōng lāo yuè水中捞月
  • pī gān lì dǎn披肝沥胆
  • jìn xīn jìn lì尽心尽力
  • bì xuè dān xīn碧血丹心
  • dà miù bù rán大谬不然
  • shí shì jiǔ kōng十室九空
  • é shǒu chēng qìng额手称庆
  • bà wáng bié jī霸王别姬
  • páo dīng jiě niú庖丁解牛
  • hán dān xué bù邯郸学步
  • mù bù kuī yuán目不窥园
  • làn yú chōng shù滥竽充数
  • guó shì wú shuāng国士无双
  • bǎi niǎo cháo fèng百鸟朝凤
  • gāo shān liú shuǐ高山流水

  • 更多成语故事
随便看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19: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