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麥 |
释义 | ![]() 麥 拼音mài 注音ㄇㄞˋ 简体麦 部首麥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11画 五笔86SWWT五笔98SWWQ仓颉JOHE郑码FOOR四角40407结构上下电码7796统一码9EA5笔顺一丨ノ丶ノ丶ノ丶ノフ丶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麥 ⒈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等多種,子實供磨麵食用,亦可用來制糖或釀酒。通常專指“小麥”(通稱“麥子”):麥田。麥收。麥飯豆羹(指農家粗茶淡飯)。 ⒉ 姓。 统一码麥字UNICODE编码U+9EA5,10进制: 40613,UTF-32: 00009EA5,UTF-8: E9 BA A5。 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麥字收录于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Englishwheat, barley, oats; KangXi radical number 199 康熙字典![]() 麥【亥集下】【麥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莫獲切《韻會》《正韻》莫白切, 又《前漢·武帝紀》勸民種宿麥。《註》師古曰:歲冬種之,經歲乃熟,故云宿麥。 又一種蕎麥,一名烏麥。南北皆種之,亦名荍麥。 又《爾雅·釋草》蘥雀麥。《註》卽燕麥也。 又《爾雅·釋草》大菊蘧麥。《註》大菊,一名麥句薑,卽瞿麥。 又姓。《隋書》有麥鐵杖。 又《集韻》訖力切,音極。《詩·鄘風》爰采麥矣,沫之北矣。 又《豳風》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又叶莫故切,音暮。《晉太和末童謠》白門種小麥,叶上路。○按麥从來不从夾,从夊不从夕。來象其實,夊象其根。俗作麥,非。 又楊愼謂麥有昧音。引范文正公安撫江淮,進民閒所食烏昧草,謂卽今燕麥也。淮南謂麥爲昧,故史從音爲文,殊不知燕麥卽野稷也。升庵失考,乃引范文正所進烏昧草當之,蓋鳥昧草實蕨也。附辨於此。麥作夾下夂。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麥【卷五】【麥部】 芒穀,秋穜厚薶,故謂之麥。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从來,有穗者;从夊。凡麥之屬皆从麥。莫獲切〖注〗臣鉉等曰:夊,足也。周受瑞麥來麰,如行來。故从夊。 说文解字注(麥)芒穀。有芒朿之穀也。稻亦有芒、不偁芒穀者。麥以周初二麥一鏠箸也。鄭注大誓引禮說曰。武王赤烏、芒穀應。許本禮說。秋穜厚薶。故謂之麥。薶麥㬪韵。夏小正。九月樹麥。月令。仲秋之月。乃勸種麥。母或失時。麥以秋穜。尙書大傳、淮南子、說苑皆曰。虗昏中可以穜麥。漢書武帝紀謂之宿麥。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程氏瑤田曰。素問云。升明之紀。其類火。其藏心。其榖麥。鄭注月令云。麥實有孚甲屬木。許以時。鄭以形。而素問以功性。故不同耳。从來。有穗者也。也字今補。有穗猶有芒也。有芒故从來。來象芒朿也。从夊。夊、思隹切。行遟曳夊夊也。从夊者、象其行來之狀。莫獲切。古音在一部。凡麥之屬皆从麥。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