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鼠疫 |
释义 | 鼠疫
拼音shǔ yì 注音ㄕㄨˇ 一ˋ 港台瘟疫 黑死病 词语解释鼠疫[ shǔ yì ]⒈ 由鼠疫巴斯德氏菌 (Pasteurella pestis )引起的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鼠、兔等感染后,再由跳蚤传给人。分三种,患者或头疼、发高烧、淋巴结肿胀;或咳嗽、吐暗红色痰;或呕吐、谵妄、昏迷。 英plague; 引证解释⒈ 急性传染病之一。也叫黑死病,分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三种。病原体是鼠疫杆菌,啮齿动物如鼠、兔等感染这种病之后,再由蚤传入人体。 国语辞典鼠疫[ shǔ yì ]⒈ 病名。一种死亡率很高的急性细菌性传染病。常由老鼠身上的跳蚤传入人体。依症状不同可分为三种:一、腺鼠疫:头疼、发高烧、淋巴结肿胀,有时溃澜。二、肺鼠疫:咳嗽、吐暗红色的痰。三、败血型鼠疫:呕吐、谵妄、昏迷、体温不高。属法定传染病。 英语plague 德语der Schwarzer Tod (S, Med), Pest (S, Med) 法语peste bubonique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