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鼷鼠 |
释义 | 鼷鼠拼音xī shǔ 注音ㄒ一 ㄕㄨˇ 词语解释鼷鼠[ xī shǔ ]⒈ 鼠类最小的一种。古人以为有毒,啮人畜至死不觉痛,故又称甘口鼠。 ⒉ 传说中的一种大兽。 引证解释⒈ 鼠类最小的一种。古人以为有毒,啮人畜至死不觉痛,故又称甘口鼠。 引《春秋·成公七年》:“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 ⒉ 传说中的一种大兽。 引《太平御览》卷九一一引 汉 东方朔 《神异经》:“北方有冰万里,厚百丈,有鼷鼠在冰下出焉,其形如鼠,食草木,肉重千斤,可以作脯,食之已热。” 国语辞典鼷鼠[ xī shǔ ]⒈ 一种家鼠。身体小,吻部尖而长,耳朵较大,尾巴细长,全身灰黑色或灰褐色。是传播鼠疫的媒介。 英语rat, mouse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