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𠄘 |
释义 | ![]() ![]() 简体部首乙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7画 繁体部首亅部 五笔BFII仓颉NNQO郑码XKB结构左中右统一码20118笔顺フ丨一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统一码
异体字
康熙字典![]() 承【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署陵切《集韻》《韻會》辰陵切, 又受也。《禮·禮運》是謂承天之祜。《疏》受天之福也。 又《增韻》下載上也。《易·坤彖》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尚書·大傳》庶人有石承。《註》屋柱下石也。 又《廣韻》次也。《左傳·昭十三年》同盟于平丘,子產爭承。《註》承貢賦之次也。 又繼也。《詩·小雅》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疏》新故相承,無彫落也。 又止也。《詩·魯頌》則莫我敢承。《疏》無有於我敢禦止之者。 又通丞。《左傳·哀十八年》楚右司馬子國帥師而行,請承。《註》承,佐也。 又州名。漢牂柯郡地,宋置承州。 又姓。《後漢·承宮傳註》承姓,衞大夫成叔承之後。 又《正韻》時征切,音成。義同。 又《集韻》諸仍切,音蒸。水名。《前漢·地理志》長沙國承陽縣。《註》承水,出零陵永昌縣界,東流注湘。 又《集韻》《韻會》 又《集韻》《類篇》 又《韻會》《正韻》 又《集韻》《韻會》 又叶辰羊切,音常。《班固·高祖泗水亭 又作氶。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承【卷十二】【手部】 奉也。受也。从手从卪从 说文解字注(承)奉也。受也。?部曰。奉者、承也。是二篆爲轉注也。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