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庭 |
释义 | 北庭拼音běi tíng 注音ㄅㄟˇ ㄊ一ㄥˊ 词语解释北庭[ běi tíng ]⒈ 指汉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⒉ 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 ⒊ 唐方镇名。属陇右道。以其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辖西北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回纥,继入吐蕃。 ⒋ 指燕京。即今北京市。元建都燕京,时汉人称之为北庭。 引证解释⒈ 指 汉 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引《后汉书·南匈奴传》:“南单于復上求灭北庭。” ⒉ 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 引宋 陆游 《记九月三十日夜半梦》诗:“东阁羣英鸣佩集,北庭大战捷旗来。” ⒊ 唐 方镇名。属 陇右道。以其治所在 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 北庭 都护,故通称 北庭。辖西北 伊、西、庭 三州及 北庭都护府 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 回纥,继入 吐蕃。 引唐 杜甫 《近闻》诗:“崆峒 五原 亦无事,北庭数有 关中 使。” ⒋ 指 燕京。即今 北京市。元 建都 燕京,时汉人称之为北庭。 引宋 文天祥 《正气歌序》:“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国语辞典北庭[ běi tíng ]⒈ 汉时称北匈奴居住的地方。后泛称北方夷狄之地。 引《后汉书·卷四〇·班彪传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 ⒉ 唐时称西域为「北庭」,设北庭都护府。见《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历代州域形势五·唐上》。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