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三 |
释义 | 二三拼音èr sān 注音ㄦˋ ㄙㄢ 词语解释二三[ èr sān ]⒈ 谓不专一;反复无定。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即六。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引证解释⒈ 谓不专一;反复无定。 引《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⒉ 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 引《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⒊ 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引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⒋ 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引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 ⒌ 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 引《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妇於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⒍ 即六。 引《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