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二诸侯 |
释义 | 十二诸侯
拼音shí èr zhū hóu 注音ㄕˊ ㄦˋ ㄓㄨ ㄏㄡˊ 词语解释十二诸侯[ shí èr zhū hóu ]⒈ 指春秋时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十二诸侯国。指战国时梁、楚、齐、赵、韩、鲁、卫、曹、宋、郑、陈、许十二国的君主。泛指各诸侯国。 引证解释⒈ 指 春秋 时 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 十二诸侯国。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记 共和 元年(公元前841年)到 周敬王 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间 周、吴 与十二国的纪年及大事。因 周 为天子, 吴 到 春秋 后期才兴起,故 周 吴 不在十二诸侯之列。 ⒉ 指 战国 时 梁、楚、齐、赵、韩、鲁、卫、曹、宋、郑、陈、许 十二国的君主。 引《战国策·秦策五》:“梁 君伐 楚,胜 齐,制 赵、韩 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於 孟津。” ⒊ 泛指各诸侯国。 引《史记·天官书》“匡卫十二星” 唐 张守节 正义:“太微宫垣 十星,在 翼、軫 地,天子之宫庭, 五帝 之坐,十二诸侯之府也。”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