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奸慝 |
释义 | 奸慝
拼音jiān tè 注音ㄐ一ㄢ ㄊㄜˋ 词语解释奸慝[ jiān tè ]⒈ 亦作“奸匿”。亦作“奸慝”。 ⒉ 指奸恶的人。 ⒊ 奸恶的心术或行为。 引证解释⒈ 亦作“姦匿”。亦作“奸慝”。 ⒉ 指奸恶的人。 引《书·周官》:“司寇掌邦禁,詰姦慝,刑暴乱。” ⒊ 奸恶的心术或行为。 引汉 王符 《潜夫论·班禄》:“是以天地交泰,阴阳和平,民无姦匿。” 国语辞典奸慝[ jiān tè ]⒈ 邪恶。南朝梁·刘勰也作「奸慝」。 引《明史·卷二五八·姜采传》:「士子作文,高谈孝悌仁义,及服官,恣行奸慝,此科目之病也。」 ⒉ 邪恶之人。唐·陈子昂〈祃牙文〉:「奸慝窃命,戎夷不龚,则必肆诸市朝。」也作「奸慝」。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