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南 |
释义 | 周南拼音zhōu nán 注音ㄓㄡ ㄋㄢˊ 词语解释周南[ zhōu nán ]⒈ 《诗·国风》之一。后人认为《周南》所收大抵为今陕西、河南、湖北之交的民歌,颂扬周德化及南方。汉以后被作为诗教的典范。 ⒉ 代称周公。因成周以南之地为周公旦的采邑,故称。 ⒊ 地名。指成周(今河南洛阳)以南。《韩非子·说林下》:“周南之战,公孙喜死焉。”一说即洛阳。参阅《史记·太史公自序》裴骃集解引徐广注。 ⒋ 《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后因以“周南”为滞留某地而毫无建树之典。 引证解释⒈ 《诗·国风》之一。后人认为《周南》所收大抵为今 陕西、河南、湖北 之交的民歌,颂扬 周 德化及南方。 汉 以后被作为诗教的典范。 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 公子 札 来聘……请观於 周 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 ⒉ 代称 周公。因 成周 以南之地为 周公旦 的采邑,故称。 引《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元宰比肩於 尚父,中鉉继踵乎 周南。” ⒊ 地名。指 成周 (今 河南 洛阳 )以南。一说即 洛阳。参阅《史记·太史公自序》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注。 引《韩非子·说林下》:“周南 之战, 公孙喜 死焉。” ⒋ 后因以“周南”为滞留某地而毫无建树之典。 引《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嵗天子始建 汉 家之封,而 太史公 留滞 周南 不得与从事。” 国语辞典周南[ zhōu nán ]⒈ 《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周朝时采自旧周地的民间歌谣,多中正和平之音,历来皆被视为正风的典型。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