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傜役 |
释义 | 傜役拼音yáo yì 注音一ㄠˊ 一ˋ 词语解释傜役[ yáo yì ]⒈ 亦作“傜伇”。 ⒉ 古代官方规定的平民(主要是农民)成年男子在一定时期内或特殊情况下所承担的一定数量的无偿社会劳动。一般有力役、军役和杂役。历代以来,名目繁多,办法苛严。 引证解释⒈ 亦作“傜伇”。古代官方规定的平民(主要是农民)成年男子在一定时期内或特殊情况下所承担的一定数量的无偿社会劳动。一般有力役、军役和杂役。历代以来,名目繁多,办法苛严。 引汉 王符 《潜夫论·实边》:“此均苦乐、平傜伇、充边境、安中国之要术也。” 国语辞典傜役[ yáo yì ]⒈ 旧时国家规定男子有服劳役的义务,包括修筑城池、造桥铺路、防卫乡里、戍守边疆等。也作「徭役」。 引《南史·卷七〇·循吏传·序》:「继以昏乱,政由群孽,赋调云起,傜役无度。」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