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不做,二不休 |
释义 | 一不做,二不休
拼音yī bū zuò,èr bù xiū 注音一 ㄅㄨ ㄗㄨㄛˋ,ㄦˋ ㄅㄨˋ ㄒ一ㄡ 词语解释一不做,二不休[ yī bù zuò,èr bù xiū ]⒈ 事情已经开始了,就索性干到底。 英once it is started,go through with it; In for-penny in for a pound; 引证解释⒈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四载:唐 张光晟 从 朱泚 叛, 泚 兵败穷困, 光晟 杀 泚 投降,而终不免于一死,“光晟 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后以“一不做,二不休”谓除非不做,已经做了,就索性干到底。 引《法演禅师语录》卷上:“谢庄主 上堂云:‘一不做,二不休,不风流处也风流。’” 国语辞典一不做,二不休[ yī bù zuò èr bù xiū ]⒈ 既然已经做了,就索性做到底。本作「第一莫作,第二莫休」。语出唐·赵元一。 引《奉天录·卷四》。唐代张光晟随朱泚叛乱,败后,光晟杀朱泚,向前来征讨之李晟投降,仍难逃死罪。受刑前云:「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意思是要就不要叛变,既已叛变,索性干到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谁知恶人手辣心硬,一不做,二不休,叫得先打后商量,……也必了人性命,然后动手的。」 英语don't do it, or don't rest (idiom); either give up, or go through to the end, Since we started, we must carry it through whatever happens., in for a penny, in for a pound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一不做,二不休拼音 yī bū zuò,èr bù xiū 注音 一 ㄅㄨ ㄗㄨㄛˋ,ㄦˋ ㄅㄨˋ ㄒ一ㄡ 解释 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出处 唐 赵元一《奉天录》第四卷:“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例子 到这地步,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了。(茅盾《子夜》七) 正音 “做”,不能读作“zhuò”。 辨形 “做”,不能写作“作”。 用法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形容下最后的决心。 谜语 闲游;磨洋工;唱工不出力 感情 一不做,二不休是中性词。 近义 破釜沉舟 反义 犹豫不决 英语 as well be hanged/hung for a sheep as/for a lamb(once it is started,go through with it; In for-penny in for a pound) 日语 毒(どく)を食(く)らわばさらま 法语 le vin est tiré,il faut le boire
一不做,二不休:成语接龙顺接
一不做,二不休:成语接龙逆接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一不做,二不休《一不做,二不休》成语故事唐德宗时期,安禄山起兵反叛,卢龙节度使朱泚及部将张光晟也起兵反叛。李晟奉命征讨叛军,活捉了张光晟。张光晟表示愿意重新归顺唐王朝,德宗身边大臣坚决反对,只好处死他。张光晟感慨地说:“第一不要做,第二做就要做到底。”
成语故事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