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箭双雕 |
释义 | 一箭双雕
拼音yī jiàn shuāng diāo 注音一 ㄐ一ㄢˋ ㄕㄨㄤ ㄉ一ㄠ 近义一举两得 一石二鸟 词语解释一箭双雕[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⒈ 一箭射中两只雕。比喻一举两得。 英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shoot two hawks with one arrow; 引证解释⒈ 见“一箭双鵰”。一箭射中两鵰。鵰,亦作“雕”,一种性凶猛的大鸟。 《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鵰飞而争肉,因以箭两隻与 晟,请射取之。 引晟 驰往,遇鵰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国语辞典一箭双雕[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⒈ 北周长孙晟善射,尝见二雕飞而争肉,长孙晟乃射一箭而同时贯穿两只雕。典出也作「一箭贯双雕」、「一箭双雕」。 引《北史·卷二二·长孙道生传》。后用以比喻一次举动便可达到双倍效果。《野叟曝言·第四八回》:「前日花笺,忽被小姐看见,不特不加谴责,反有敬慕先生之意,吟成此诗,先生当力图之,一箭双雕认嫦娥,便不辜负秋风也。」 近一举两得 一石二鸟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一箭双雕拼音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注音 一 ㄐ一ㄢˋ ㄕㄨㄤ ㄉ一ㄠ 解释 一支箭射中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而达到两个目的。 出处 《北史 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例子 因为凤珠也是十六岁的人了,胡统领早存了个得陇望蜀的心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双雕的手段。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正音 “双”,不能读作“suāng”。 辨形 “雕”,不能写作“凋”、“碉”。 辨析 一箭双雕和“一举两得”;都有“做一件事得到两种收获”的意思。但一箭双雕是比喻性的;多出于鄙夷或戏谑的口吻;指达到两个目的或一下子打中两者;一般不用于庄重的场合;“一举两得”是直陈性的;多指得到两种好处;可用于多种场合。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歇后语 一块石头打两只斑鸠 谜语 最厉害的箭法 感情 一箭双雕是中性词。 繁体 一箭雙鵰 近义 事半功倍、一举两得、一石二鸟 反义 事倍功半 英语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俄语 одним выстрелом убить двух зáйцев 日语 一石二鳥(いっせきにちょう),一挙両得(いっきょりょうとく 德语 zwei Geier mit einem Pfeil abschieβen--zwei Fliegen mit einer Klappe schlagen
一箭双雕:成语接龙顺接
一箭双雕:成语接龙逆接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一箭双雕《一箭双雕》成语故事据《北史 长孙晟(shèng)传》记载:长孙晟是北周时洛阳人。他智谋过人,武艺超群,十八岁时就当了一名禁卫东宫的武官。但真正赏识他的是隋国公杨坚。有一次,隋国公杨坚偶然与他交谈了几句,就发现他有勇有谋,认定他日后必定能成为一代名将。 那时,北方游牧民族突厥首领摄图,和北周友好相处,互派使节往来。为了炫耀各自的实力,双方都选派有勇有智的人充当使者,但傲慢的摄图对北周派来的使者大都瞧不起。 有一次,长孙晟被派去陪同正使宇文神庆出使突厥。摄图见到长孙晟后,一改往日对北周使者的轻蔑态度,竟要求宇文神庆将长孙晟留下来。宇文神庆答应了摄图的请求,长孙晟就这样留在了突厥。整整一年过去了,摄图还是让长孙晟继续跟随在自己身边,不让他回北周,而且,摄图每次出猎,总要长孙晟陪同。 一天,摄图在毡帐前看见空中有两只大雕盘旋着,正在争夺一块肉。他很有兴致地喊来长孙晟,并叫人拿两枝箭递给长孙晟,命令他把两只雕射下来。 长孙晟接过箭,迅速翻身上马飞驰而去。他渐渐离大雕的位置很近了,只见他拉弓搭箭,认准目标一箭射去,竟射穿了两只大雕的胸膛!两只大雕顿时一齐落地。长孙晟一箭双雕的高超箭术,博得了在场的突厥士兵的连声喝彩,摄图也异常高兴,他下令重赏长孙晟,并要求部下向长孙晟学习箭术。 后来,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突厥及其他少数民族国家趁机进攻隋朝,为北周复仇。这时,长孙晟已回到隋朝。他凭借自己的智谋和勇武以及对突厥内部情况的了解,帮助杨坚多次打退了突厥的进犯。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一箭双雕”这个成语,比喻做一件事而达到两方面的目的。
成语故事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