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元士 |
释义 | 元士拼音yuán shì 注音ㄩㄢˊ ㄕˋ 词语解释元士[ yuán shì ]⒈ 周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 ⒉ 指低级官吏。 ⒊ 佳士,优异之士。 ⒋ 明初给事中的别称。 引证解释⒈ 周 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 引《礼记·王制》:“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⒉ 指低级官吏。 引《旧唐书·孟简卢简辞等传论》:“以 端纶 之才,任不踰元士,而 卢简辞 之昆仲,云摶水击,鬱为鼎门。” ⒊ 佳士,优异之士。 引明 何景明 《方竹先生诔》:“齐民元士,三军匹夫。” ⒋ 明 初给事中的别称。 引《明史·职官志三》“﹝ 洪武 ﹞二十二年改给事中为源士”注:“初, 魏敏、卓敬 等,凡八十一人为给事中。上以其适符古元士之数,改为元士。至是,又以六科为事之本源,改为源士。” 国语辞典元士[ yuán shì ]⒈ 古代官阶。阶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 引《礼记·王制》:「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⒉ 职官名。明太祖时曾改给事中为元士,又改为源士,其后仍称给事中。见《明史·卷七四·职官志三》。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元士拼音yuán shì 注音ㄩㄢˊ ㄕˋ 词语解释元士[ yuán shì ]⒈ 周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 ⒉ 指低级官吏。 ⒊ 佳士,优异之士。 ⒋ 明初给事中的别称。 引证解释⒈ 周 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 引《礼记·王制》:“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⒉ 指低级官吏。 引《旧唐书·孟简卢简辞等传论》:“以 端纶 之才,任不踰元士,而 卢简辞 之昆仲,云摶水击,鬱为鼎门。” ⒊ 佳士,优异之士。 引明 何景明 《方竹先生诔》:“齐民元士,三军匹夫。” ⒋ 明 初给事中的别称。 引《明史·职官志三》“﹝ 洪武 ﹞二十二年改给事中为源士”注:“初, 魏敏、卓敬 等,凡八十一人为给事中。上以其适符古元士之数,改为元士。至是,又以六科为事之本源,改为源士。” 国语辞典元士[ yuán shì ]⒈ 古代官阶。阶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 引《礼记·王制》:「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⒉ 职官名。明太祖时曾改给事中为元士,又改为源士,其后仍称给事中。见《明史·卷七四·职官志三》。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