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七贤 |
释义 | 七贤
拼音qī xián 注音ㄑ一 ㄒ一ㄢˊ 词语解释七贤[ qī xián ]⒈ 指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个名士。 ⒉ 指东汉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七人。 ⒊ 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 ⒋ 泛指七位贤人。 引证解释⒈ 指 魏 晋 时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七个名士。 引《晋书·嵇康传》:“所与神交者,惟 陈留 阮籍,河内 山涛,豫其流者, 河内 向秀,沛国 刘伶,籍 兄子 咸,琅邪 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⒉ 指 东汉 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 七人。 引《后汉书·袁闳传》:“黄巾 起, 秘 从太守 赵谦 击之,军败, 秘 与功曹 封 观 等七人以身扞刃,皆死於陈, 谦 以得免。詔 秘 等门閭号曰‘七贤’。” ⒊ 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 引《仁王经·序品》:“復有十亿七贤居士,德行具足。” ⒋ 泛指七位贤人。 引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与之大夫》:“进公家,不终朝七贤并拔,较吾兄应是没争差。”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