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元 |
释义 | 三元拼音sān yuán 注音ㄙㄢ ㄩㄢˊ 词语解释三元[ sān yuán ]⒈ 指科举乡试、会试和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和状元;明代又指殿试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英the first place at examinations; 引证解释⒈ 农历正月初一。是日为年、月、日之始,故谓之三元。 引南朝 齐 王俭 《谅闇亲奉烝尝议》:“公卿大夫,则负扆亲临。三元告始,则朝会万国。” ⒉ 旧称农历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为上元、中元、下元,合称三元。 引唐 卢拱 《中元日观法事》诗:“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⒊ 道教称天、地、水为“三元”。 引《云笈七籤》卷五六:“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 ⒋ 道教谓玉清天有 三元宫,为 元始天尊 居处。 引北周 庾信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诗:“五明教已设,三元法復开。” ⒌ 借指道观。 引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三:“三元有真人,与我生道骨。” ⒍ 指天、地、人。 引唐 王昌龄 《夏月花蕚楼酺宴应制》诗:“土德三元正, 尧 心万国同。” ⒎ 指日、月、星。 引唐 吕岩 《七言》诗之三一:“天纲运转三元浄,地脉通来万物生。” ⒏ 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九宫,一百八十年为一周始,故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三元”。 引《旧唐书·傅仁均传》:“以三元之法,一百八十去其积岁, 武德 元年戊寅为上元之首,则合璧连珠,悬令於今日。” ⒐ 科举时代称解试(后称乡试)、省试(后称会试)、殿试(后称廷试)第一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引宋 赵昇 《朝野类要·举业》:“解试、省试并为魁者,谓之双元;若又为殿魁者,谓之三元。” 国语辞典三元[ sān yuán ]⒈ 天、地、人。 引唐·王昌龄〈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士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 ⒉ 农历正月初一。 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 ⒊ 习俗上,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为「三元」。 引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 ⒋ 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廷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为「三元」。 例如:「连中三元」。 ⒌ 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元」。 引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六·元气论》:「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 ⒍ 术数用语。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宫,必一百八十年后度尽,故以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为「三元」。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