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包 |
释义 | 三包拼音sān bāo 注音ㄙㄢ ㄅㄠ 词语解释三包[ sān bāo ]⒈ 唐代诗人包融与其子何、佶并以诗名,时号“三包”。 ⒉ 产品销售后的一定期限内,由供方承担维修、更换、退赔等责任,即包修、包换、包退,合称“三包”。 引证解释⒈ 唐 代诗人 包融 与其子 何、佶 并以诗名,时号“三包”。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包融》:“融,延陵 人。 引开元 间,仕歷大理司直,与参军 殷遥、孟浩然 交厚,工为诗。二子 何、佶 纵声雅道,齐名,当时号‘三 包 ’。” ⒉ 产品销售后的一定期限内,由供方承担维修、更换、退赔等责任,即包修、包换、包退,合称“三包”。 引《人民日报》1981.3.1:“不少工厂都以对产品实行三包来招揽生意。这应该说是对顾客负责的态度。”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