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晋 |
释义 | 三晋
拼音sān jìn 注音ㄙㄢ ㄐ一ㄣˋ 词语解释三晋[ sān jìn ]⒈ 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大夫,战国初,分晋各立为国,故称。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及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后“三晋”又为山西省别称。 引证解释⒈ 战国 时 赵、韩、魏 三国的合称。 赵氏、韩氏、魏氏 原为 晋国 大夫, 战国 初,分 晋 各立为国,故称。其地约当今之 山西省 及 河南省 中部、北部, 河北省 南部、中部。后“三晋”又为 山西省 别称。 引《战国策·赵策一》:“三 晋 合而 秦 弱,三 晋 离而 秦 强,此天下之所明也。” 国语辞典三晋[ sān jìn ]⒈ 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卿分晋,至战国周威烈王正式命韩、赵、魏为诸侯,称为「三晋」。 引《战国策·燕策三》:「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於单于。然后乃可图也。」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