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至 |
释义 | 三至拼音sān zhì 注音ㄙㄢ ㄓˋ 词语解释三至[ sān zhì ]⒈ 三条原则;三项法则。 ⒉ 《战国策·秦策二》:“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后以“三至”谓谣言多次传播,也会产生影响。 ⒊ 谓以游兵不时出入敌境,使敌困惫。 引证解释⒈ 三条原则;三项法则。 引《荀子·议兵》:“所以不受命於主有三,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夫是之谓三至。” ⒉ 后以“三至”谓谣言多次传播,也会产生影响。 引《战国策·秦策二》:“费 人有与 曾子 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 曾子 母曰:‘ 曾参 杀人。’ 曾子 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 曾参 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 曾参 杀人。’其母惧,投杼踰墙而走。” ⒊ 谓以游兵不时出入敌境,使敌困惫。 引《管子·参患》:“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