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黄 |
释义 | 地黄
拼音dì huáng 注音ㄉ一ˋ ㄏㄨㄤˊ 词语解释地黄[ dì huáng ]⒈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圆形并有皱纹,开淡紫色花。黄色根,中医入药、补血、强心。 例但取芦藤地黄辈观。——宋·沈括《梦溪笔谈》 英glutinous rehmannia; 引证解释⒈ 药用植物。中医以根状茎入药。新鲜者称鲜地黄或鲜地,有清热生津的作用。干燥后称生地黄或生地,功能养阴凉血。经蒸制加工后称熟地黄或熟地,是滋肾补精血的要药。 引《宋书·谢灵运传》:“採石上之地黄,摘竹下之天门。” ⒉ 酒名。 引《新唐书·柳玭传》:“公恐君寒,奉地黄酒三杯。” 国语辞典地黄[ dì huáng ]⒈ 植物名。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高约六、七寸,叶长椭圆形,上有皱纹,初夏开淡紫色花。根黄色,中医上称为「生地」,可入药,有补血、强心等作用。蒸熟的熟地可治咯血,子宫出血等病症。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