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卜辞 |
释义 | 卜辞
拼音bǔ cí 注音ㄅㄨˇ ㄘˊ 词语解释卜辞[ bǔ cí ]⒈ 中国商代在甲骨上铭刻的占卜之辞。凡祭祀、征伐、田猎、出入、年成、风雨、疾病等常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间有少数记事文字。亦称“甲骨文” 英oracle inscription shown on tortoiseshells or animal bones of Shan Dynasty; 引证解释⒈ 殷 人占卜,常将占卜人姓名,占卜所问之事及占卜日期、结果等刻在所用龟甲或兽骨上,间或亦刻有少量与占卜有关的记事,这类纪录文字通称为卜辞。 引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由于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故称之为甲骨文。又由于主要是占卜的纪录,故有时也称之为‘卜辞’。” 国语辞典卜辞[ bǔ cí ]⒈ 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用来记录占卜事项的文字。参见「甲骨文」条。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