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师 |
释义 | 太师
拼音tài shī 注音ㄊㄞˋ ㄕ 词语解释太师[ tài shī ]⒈ 官名,西周置,为辅弼国君之臣,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的职权。后又指太子太师,即辅导太子之官。 英Grand Tutor; 引证解释⒈ 古三公之最尊者。 周 置,为辅弼国君之官。 引《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 ⒉ 古代乐官之长。 引《国语·鲁语下》:“昔 正考父 校 商 之名颂十二篇於 周 太师。” ⒊ 称年高有德的大和尚。 引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君瑞 敬身,太师忙答。” ⒋ 复姓。 周 有 太师疵。见《史记·周世家》。 国语辞典太师[ tài shī ]⒈ 职官名。三公之最尊者。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 引《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 ⒉ 古代乐官之长。掌管乐律。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于是就太师以正雅颂,因鲁史以修春秋。」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