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六礼 |
释义 | 六礼
拼音liù lǐ 注音ㄌ一ㄡˋ ㄌ一ˇ 词语解释六礼[ liù lǐ ]⒈ 谓古代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和乡射礼、相见礼。 ⒉ 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⒊ 古享祭宗庙之礼有六:肆献祼、馈食、祠、禴、尝、烝。 ⒋ 诸侯朝见天子之礼有六。 引证解释⒈ 谓古代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和乡射礼、相见礼。 引《礼记·王制》:“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⒉ 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引《仪礼·士昏礼》“纳采用鴈” 唐 贾公彦 疏:“昏礼有六,五礼用鴈: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是也。唯纳徵不用鴈,以其自有币帛可执故也。” ⒊ 古享祭宗庙之礼有六:肆献祼、馈食、祠、禴、尝、烝。 引《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肆献祼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⒋ 诸侯朝见天子之礼有六。 引《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国语辞典六礼[ liù lǐ ]⒈ 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引明·孟称舜《桃花人面·第五出》:「小生与姐姐,虽无六礼之期,偶有半面之雅。」 ⒉ 古代冠、婚、丧、祭、乡、相见等士礼。 引《礼记·王制》:「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 ⒊ 古享祭宗庙之礼,指肆献、馈食、祠、禴、尝、烝。见《周礼·春官·大宗伯》唐·孔颖达·正义。 ⒋ 古代朝见之礼,指朝、宗、觐、遇、会、同。见《周礼·春官·大宗伯》。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