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关防 |
释义 | 关防
拼音guān fáng 注音ㄍㄨㄢ ㄈㄤˊ 词语解释关防[ guān fáng ]⒈ 防备,防范。 例周瑜关防严紧,因此无计脱身。——《三国演义》 英guard against; ⒉ 关隘有军队驻守的地方。 例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唐·杜甫《塞芦子》 英a frontier pass; ⒊ 印信的一种。长方形,始于明初,又称“大印” 英Government seal; 引证解释⒈ 守关防边。 引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思恩荣以横奔兮,阂闕塞之嶢峥。顾衰絰以轻举兮,迫关防之我婴。” ⒉ 用兵防守的关隘。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其水东南流出峡,峡左有城,盖古关防也。” ⒊ 防守;警备。 引宋 曾巩 《申明保甲巡警盗贼札子》:“所贵有所关防,可以暗消盗贼。” ⒋ 防范。 引宋 司马光 《上听断书》:“今国家政事未有不先经两府相与商议,然后施行。关防祕密,外人莫得而知。” ⒌ 印信的一种,始于 明 初。 明太祖 为防止作弊,用半印,以便拼合验对。后发展成长方形、阔边朱文的关防。 清 代,正规职官用正方形官印称“印”。临时派遣的官员用长方形的官印称“关防”。 引明 刘辰 《国初事迹》:“各布政司用使空印纸於各部,查得或钱粮军需段疋有差错收正,却将印纸填写咨呈补卷,事发, 太祖 怒曰:如此作弊瞒我,此盖部官容得,所以布政司敢将空印填写。尚书与布政司官尽诛之。议用半印勘合行移关防。” ⒍ 经官的讼事。 引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二折:“若拏贼做箇证见,我着他望穿堂打会关防。” 国语辞典关防[ guān fáng ]⒈ 关隘有兵驻守的地方。 引《三国演义·第一〇回》:「信贾诩有先见之明,重用其计,只理会紧守关防,由他搦战,并不出迎。」 ⒉ 刻有政府机关全衔的印信。 ⒊ 防止串通或泄露机密的措施。 引《石点头·卷七·感恩鬼三古传题旨》:「宋朝关防尚宽,一个应举秀才,与大座师两相宾主,全无回避。」 ⒋ 关照设防。 引《西游记·第三四回》:「有几个小妖拿盘拿盏,执壶酾酒,不住的两头乱跑,关防的略松了些儿。」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