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厌伏 |
释义 | 厌伏
拼音yàn fú 注音一ㄢˋ ㄈㄨˊ 词语解释厌伏[ yàn fú ]⒈ 倾倒伏地。用权威和强力制伏。用巫术镇伏邪祟。折服。 引证解释⒈ 倾倒伏地。 引《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而散,吏士皆厌伏。” ⒉ 用权威和强力制伏。 引《北齐书·神武纪下》:“王若厌伏人情,杜絶物议,唯有归 河 东之兵,罢 建兴 之戍……则谗人结舌,疑悔不生。” ⒊ 折服。 引宋 苏舜钦 《寄富彦国》诗:“猾胡闻风已厌伏,聚听大议羞乱常,愿如故约不敢妄,脱甲争献寳玉觴。” ⒋ 用巫术镇伏邪祟。 引《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葬毕,有道士善图墓,云:‘地不利长子,若厌伏或可申延。’乃为蜡鹅及诸物埋墓侧长子位。”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