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厭 |
释义 | ![]() 厭 拼音yàn 注音一ㄢˋ 简体厌 部首厂部部外笔画12画总笔画14画 五笔DJED仓颉MABK郑码GGGS四角71284结构左上包围电码0630统一码53AD笔顺一ノ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厭 ⒈ 见“厌”。 统一码厭字UNICODE编码U+53AD,10进制: 21421,UTF-32: 000053AD,UTF-8: E5 8E AD。 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厭字收录于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Englishdislike, detest, reject; satiate 康熙字典![]() 厭【子集下】【厂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於葉切《集韻》《韻會》益涉切, 又《正韻》順從貌。《荀子·儒效篇》天下厭然猶一也。 又《增韻》禳也,當也。《史記·高祖紀》於是因東游以厭之。 又合也。《周禮·春官巾車》王后厭翟。《註》次其羽,使相迫也。 又損也。《左傳·文二年》及晉處父盟以厭之。《註》厭猶損也。 又《儀禮·鄕飮酒禮》賔厭介入門左。《註》推手曰揖,引手曰厭。《疏》引手曰厭者,以手向身引之。 又《廣韻》惡夢也。 又《集韻》厭次,地名。 又《集韻》或作壓。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又《韻會》厭,斁也。《詩·葛覃》服之無斁。註:厭也。 又通作饜。《禮·曾子問》孔子曰:有隂厭,有陽厭。《註》厭是饜飫之義。 又《唐韻》《集韻》於琰切。《正韻》於檢切, 又《正韻》惡也。《論語》天厭之。 又《廣韻》厭,魅也。別作魘。《韓愈·游湘西寺詩》怵惕夢成魘。 又《正韻》與黶同。與掩藏之掩同音。《禮·大學》見君子而后厭然。《註》厭讀爲黶。厭,閉藏貌。 又《集韻》於鹽切,音㤿。同懕。《說文》安也。《詩·小雅》厭厭夜飮。《秦風》厭厭良人。《註》安靜也。 又《正韻》同 又《集韻》《正韻》 又《荀子·儒效篇》厭旦於牧之野。《註》厭,猶臨也。謂 又《正韻》通作壓。 又《集韻》乙及切,音邑。厭邑,濕意。 又《集韻》鄔感切,音暗。沈溺意。《莊子·逍遙遊》其厭也如緘。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厭【卷九】【厂部】 笮也。从厂猒聲。一曰合也。於輒切。又,一 说文解字注(厭)笮也。竹部曰。笮者、迫也。此義今人字作壓。乃古今字之殊。土部壓訓壞也、?也。無笮義。凡喪服言尊之所厭、皆笮義。喪冠謂之厭冠。謂冠出武下也。周禮巾車。王后厭翟。注云。次其羽使相迫也。禮經。推手曰揖。引手曰厭。厭卽尚書大傳、家語之葉拱。家語注云。兩手薄其心。古文禮揖、厭分別。今文禮厭皆爲揖。鄭不之從。而禮經有厭譌作撎者。周禮大祝疏竟作引手曰撎。斷不可從。撎爲跪而舉頭下手、與厭爲立而引手箸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