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冠带 |
释义 | 冠带
拼音guān dài 注音ㄍㄨㄢ ㄉㄞˋ 词语解释冠带[ guàn dài ]⒈ 帽子与腰带。 ⒉ 戴帽子束腰带。 ⒊ 指装束,打扮。 ⒋ 本指服制,引申为礼仪、教化。 ⒌ 谓使习礼仪。 ⒍ 比喻封爵,官职。 ⒎ 指官吏、士绅。 ⒏ 指男子。 引证解释⒈ 帽子与腰带。 引《礼记·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 ⒉ 戴帽子束腰带。 引《战国策·楚策一》:“秦王 闻而走之,冠带不相及。” ⒊ 指装束,打扮。 引《秦併六国平话》卷中:“楚 阵 韩员 打扮虎皮磕碯……此人如何这般冠带?名呼做 杀虎壮士。” ⒋ 本指服制,引申为礼仪、教化。 引《韩非子·有度》:“兵四布於天下,威行於冠带之国。” ⒌ 谓使习礼仪。 引《旧唐书·玄宗纪下》:“膜拜丹墀之下,夷歌立仗之前,可谓冠带百蛮,车书万里。” ⒍ 比喻封爵,官职。 引《战国策·魏策四》:“且夫 魏 一万乘之国,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者,以为 秦 之强足以为与也。” ⒎ 指官吏、士绅。 引《文选·张衡<西京赋>》:“冠带交错,方辕接軫。” ⒏ 指男子。 引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双缢庙》:“盈盈弱女,僭称冠带之雄。渺渺丈夫,反袭裙釵之饰。” 国语辞典冠带[ guān dài ]⒈ 顶冠与腰带。 ⒉ 官家妆束。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王部郎虽是旧主人,今见如此冠带换扮了,一时那里遂认得?」 ⒊ 习于礼教的人。 引《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今封疆之内,冠带之伦,咸获嘉祉,靡有阙遗矣。」 ⒋ 士族或贵人。 引《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序》:「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