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拼音:gōu,gǒu,jǔ | 四角码:47920 |  | 部首:木 | 总笔画:9 | 部首外:5 |  | 98五笔:sqkg | 86五笔:sqkg | 郑码:frj |  | 统一码:67B8 | 仓颉:dpr | 笔顺:123435251 | 
 | 
 异体字:𣕉 𣕌 𣙱「枸」基本解释
● 枸  jǔ  ㄐㄩˇ
 ◎ 〔~橼〕a.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有短刺。果实长圆形,黄色,有香气,果皮可入药或提制芳香油;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亦称“香橼”。
● 枸  gǒu  ㄍㄡˇ
 1. 〔~杞〕落叶小灌木,叶披针形,结小浆果,成熟时红色,称“枸杞子”,可入药;根皮称“地骨皮”,亦可入药;茎叶嫩时可食。
 2. 〔~骨〕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长椭圆形有三、四个硬刺,开小白花,有香气,果实球形供观赏,叶入药。
 点此查看:【枸】更详细解释    【枸】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
「枸」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 工具书 | 影印版 | 备注 | 文字版 | 
| 中华字海 | 第745页 | 第34字 |  | 
| 汉语大字典 | 第1271页 | 第4字   第3卷 |  | 
| 汉语大词典 | 第5988页 | 第4卷 920 | 文字版 | 
| 现代汉语词典 | 第459页  第460页  第701页 | 
| 新华字典 | 第161页  第161页  第254页 | 
| 字 源 | 第497页 | 文字版 | 
| 中华大字典 | 第1146页 | 第7字 |  | 
| 康熙字典 (内府) | 第1237页 | 第5字 | 文字版 | 
| 康熙字典 (同文) | 第517页 考证:第1650页
 | 第12字 考证:第49字
 | 文字版 | 
| 康熙字典 (标点) | 第463页 | 第8字 |  | 
| 异体字 | 𣕉   𣙱𣕌详情 | 
| 说文解字注 | 第976页 |  | 文字版 | 
| 说文解字 (陈刻本) | 第220页 |  |  | 
| 说文解字 (孙刻本) | 第203页 |  | 文字版 | 
| 说文解字 (日藏本) | 第194页 | 左栏 |  | 
| 说文解字 (汲古阁) | 第360页 |  | 文字版 | 
| 说文系传 | 第431页 |  |  | 
| 说文解字句读 | 第714页 |  |  | 
| 说文解字义证 | 第1889页 | 下翻1到3页 |  | 
| 说文解字今释 | 第757页 |  |  | 
| 汉字源流字典 | 第805页 |  |  | 
| 王力古汉语字典 | 第474页 | 第3字 |  | 
| 故训汇纂 | 第1091页 | 第1字 |  | 
| 经籍籑诂 | 第1195页 上平聲,七虞下(韻目第1110頁) 第4611页 上聲,七麌(韻目第4570頁)
 第4678页 上聲,七麌(韻目第4570頁)
 第5826页 上聲,二十五有(韻目第5758頁)
 第3810页 下平聲,十一尤,下補遺(韻目第3760頁)
 第4704页 上聲,七麌,補遺(韻目第4682頁)
 第5869页 上聲,二十五有,補遺(韻目第5836頁)
 
 | 文字版 文字版
 文字版
 文字版
 
 | 
| 古文字诂林 | 第3902页 | 5 冊,第 780页 |  | 
| 说文解字诂林 | 第5809页 | 补遗:168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