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词条 | 脍炙人口 |
释义 | 脍炙人口[ kuài zhì rén kǒu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出 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例 句唐诗三百篇,篇篇都~。 近反义词 到处颂扬流脍人口交口称誉爱不释手颂声遍野口碑载道喜闻乐见 鲜为人知平淡无味 典 故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尽心下》,曾哲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春秋时,有父子两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哲爱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当然是脍炙好吃,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只戒吃羊枣呢?”孟子回答说:“烩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烩炙,但却是曾哲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成语接龙口是心苗苗而不秀秀而不实实繁有徒徒讬空言言多伤行行不由径径情直遂遂迷不寤寤寐求之之死靡二二分明月月缺花残残篇断简简能而任任达不拘拘俗守常常年累月月没参横横倒竖卧卧榻之侧侧足而立立人达人人才难得得意忘象象箸玉杯杯水车薪薪桂米珠珠联玉映映雪囊萤萤窗雪案案甲休兵兵不雪刃刃迎缕解解衣抱火火云如烧烧眉之急急于事功功薄蝉翼翼翼飞鸾鸾回凤舞舞刀跃马马革盛尸尸山血海海底捞月月晕础润润屋润身身轻言微微察秋毫毫无逊色色飞眉舞舞凤飞龙龙精虎猛猛虎深山山行海宿宿弊一清清渭浊泾泾清渭浊浊质凡姿姿意妄为为富不仁仁民爱物物阜民安安眉带眼眼腰黄赤赤心报国国色天香香火不绝绝长继短短兵相接接风洗尘尘羹涂饭饭牛屠狗狗仗人势势孤力薄薄技在身身强力壮壮志凌云云期雨约 相关谜语“脍炙人口”为谜底的谜语 1.拿筷子吃饭(打一成语) 脍炙人口,意指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日振》:“ 李涛 , 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 贺方回 、 柳耆卿 为文甚多,皆不传於世,独以乐章脍炙人口。” 英文翻译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