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伏脉
释义
条目
伏脉(伏脈)
拼音
fú mài
注音
ㄈㄨˊ ㄇㄞˋ
伏脉
词语解释
解释
1.指文章中前后照应的线索。2.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其脉搏隐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常见于邪闭﹑厥证及剧痛。
伏脉
网络解释
伏脉
伏脉,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脉来伏隐,重按推筋着骨始得。或曰:极重按之,着骨乃得。 见于邪闭、厥证、痛极等病证。《难经·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
伏脉主病
伏脉。重按着骨,指下裁(通“才”,仅仅)功(脉经)。脉行筋下(刊误)。
[体状诗]伏脉推筋着骨寻,指间裁动隐然深。伤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疼证属阴。
[相类诗]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椎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主病诗]伏为霍乱吐频频,腹痛多缘宿食停。蓄饮老痰成积聚,散寒温里莫因循。
食郁胸中双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兀wù:高而上平样。兀兀,此处形容心中难受的样子)。当关腹痛困沉沉,关后疝疼还破腹(破腹:此处形容疼痛剧烈)。
随便看
「蟈」傳抄古文字
「蟈」說文小篆
「蟉」上古音
「蟉」中古音
「蟉」傳抄古文字
「蟉」說文小篆
「蟊」上古音
「蟊」中古音
「蟊」傳抄古文字
「蟊」吴语
「蟊」說文小篆
「蟊」赣语
「蟊」闽语
「蟋」上古音
「蟋」中古音
「蟋」傳抄古文字
「蟋」吴语
「蟋」說文小篆
「蟋」闽语
「蟌」上古音
「蟌」中古音
「蟌」傳抄古文字
「蟌」說文小篆
「蟍」上古音
「蟍」中古音
𣫇
𣫉
𣫊
𣫋
𣫌
𣫍
𣫎
𣫏
𣫐
𣫒
山埜
山堌
山堕
山塍
山塘
山塬
山塲
山墅
山墙
山复整妆
头号
头名
头哨
五印度
五厄
五原
五原誓师
五县
五反
五叔
003215
003217
003218
003222
003224
003225
003226
003227
003228
003230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0/2 2: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