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伏脉
释义
条目
伏脉(伏脈)
拼音
fú mài
注音
ㄈㄨˊ ㄇㄞˋ
伏脉
词语解释
解释
1.指文章中前后照应的线索。2.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其脉搏隐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常见于邪闭﹑厥证及剧痛。
伏脉
网络解释
伏脉
伏脉,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脉来伏隐,重按推筋着骨始得。或曰:极重按之,着骨乃得。 见于邪闭、厥证、痛极等病证。《难经·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
伏脉主病
伏脉。重按着骨,指下裁(通“才”,仅仅)功(脉经)。脉行筋下(刊误)。
[体状诗]伏脉推筋着骨寻,指间裁动隐然深。伤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疼证属阴。
[相类诗]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椎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主病诗]伏为霍乱吐频频,腹痛多缘宿食停。蓄饮老痰成积聚,散寒温里莫因循。
食郁胸中双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兀wù:高而上平样。兀兀,此处形容心中难受的样子)。当关腹痛困沉沉,关后疝疼还破腹(破腹:此处形容疼痛剧烈)。
随便看
「邦」赣语
「邦」金文
「邦」闽语
「邦」韵书
「邧」上古音
「邧」中古音
「邧」說文小篆
「邧」韵书
「邨」上古音
「邨」中古音
「邨」傳抄古文字
「邨」吴语
「邨」楚系簡帛
「邨」說文小篆
「邨」金文
「邨」韵书
「邩」上古音
「邩」中古音
「邩」說文小篆
「邩」韵书
「邪」上古音
「邪」中古音
「邪」傳抄古文字
淹积
淹移
𬆪
𬆫
𬆬
𬆮
𬆯
𬆰
𬆱
𬆲
𬆳
𬆴
牝牡
牝牡骊黄
牝铜
牝骐
牝鸡
牝鸡司旦
牝鸡司晨
牝鸡司鸣
牝鸡无晨
牝鸡晨鸣
贻戾
贻殃
贻毒
贻泽
贻清
贻灾
贻燕
贻燕之训
贻爱
贻玷
扌带
扌带
扌師
扌帶
扌幂
扌干
扌干
扌干
扌干
扌干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2 13: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