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ìng lóng
注音ㄧㄥˋ ㄌㄨㄙˊ
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大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而成江河,使水入海。《楚辭.屈原.天問》:「河海應龍,何盡何歷?鮌何所營,禹何所成?」《文選.班固.答賓戲》:「應龍潛於潢汙,魚黿媟之。」
古代傳說中興雲致雨的神。《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夫女魃北而應龍翔,洪鼎聲而軍容息。」《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