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才 | ||||||||||||||||||||||||||||||||||||||||||||||||||||||||||
释义 |
常通標 才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才 (③纔) cái ㄘㄞˊ
英語 talent, ability; just, only 德語 Befähigung, Begabung, Talent, großes Können(S),ein großes Talent, ein hervorragendes Talent(S),doch, gewiss, wahrhaftig, in der Tat(Konj),erst, nur(Konj),nicht früher als, erst wenn, erst nachdem(Konj),vor kurzer Zeit, gerade, soeben, eben erst(Konj) 才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才cái 〈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橫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莖(嫩芽)剛剛出土,其枝葉尚未出土的樣子。本義:草木初生) (2) 同本義 [(plant) newborn] 才,草木之初也。——《說文》 (3) 有才能;有本領 [talented] 試使鬥而才。——《聊齋志異·促織》 (4) 又如:才郎(有才學的郎君);才哲(才智卓越的人);才雄(傑出的人才);才英(指才華傑出的文人);才傑(傑出的人才) 詞性變化 ◎ 才cái 〈名〉 (1) 才力;才能 [ability] 任人之才。——《淮南子·主術》 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後漢書·張衡傳》 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資治通鑑》 (2) 又如:才伐(才力門望);才格(才能。一說指才能高低的程度);才望(才能與名望);才理(才力和思路);才筆(寫作的才華);才義(才思和義理) (3) 人才。常寫作“材”[talent] 樂裏多才。——《列子·仲尼》 舉賢才。——《論語》 救時應仗出羣才。——清· 秋瑾《黃海舟中》 (4) 又如:唯纔是舉;幹才;廣開才路;棟樑之才;廊廟之才 (5) 天賦的特殊才能 [gift]。如:詩才;才調(才情風格) (6) 從才能方面指某類人 [person in regard to capability, personality, character] 夫管子,天下之才也。——《國語·齊語》 (7) 又如∶奴才;蠢才;天才;人才 (8) 通“材”。材資;本能 [aptitude] 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孟子·告子上》 才能不及中人。——《史記·李將軍列傳》 西門豹治 鄴,民不敢欺,三子之才能,誰最賢哉?——《史記·滑稽列傳》 五才之用,無或可廢。——《後漢書·馬融傳》 木有用叫做“材”,物有用叫做“財”,人有用叫做“才”。故“材”、“財”、“才”三字同源。——王力《同源字典》 當今乏才,以爾爲柱石之用,莫傾人棟樑。——《世說新語·規箴》 (9) 姓 ◎ 才 纔 cái 〈副〉 (1) 剛剛 [just] 才數月耳。——《漢書·賈才傳》 遠縣纔至,則胡又已去。——《漢書·晁錯傳》 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夢溪筆談》 (2) 又如:剛纔(剛要,剛剛);方纔(才,剛剛) (3) 這樣遲,這麼遲 [so late]——前面有問原因的疑問詞語。如:你怎麼纔來? (4) 僅,只 [only]——表示數量少,程度低 初極狹,才通人。——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淺草才能沒馬蹄。——唐·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 又如:一共才十個,不夠分;才屬(僅能連續) (6) 表示只有在某種條件下或由於某種原因、目的而能怎麼樣。用於後一分句,前一小句常有“只有、必須、要、因爲、由於”等詞語 [then;then and only then] 惟正月才生魄。——《晉書·夏侯湛傳昆弟誥》 才小富貴,便豫人家事。——《晉書·謝混傳》 (7) 又如:要多練習,才能提高成績;正因爲有困難,纔派我們去 (8) 強調確定語氣 [indeed] (9) 才+形+呢。主要強調程度高。如:這纔好呢! (10) 才+[是]…。含有“別的不是”的意味。如:這纔是好樣的! (11) 才[+不]+動+呢。肯定句少用。如:我纔不去呢! 常用詞組 才調才分才幹才高八斗才高行潔才華才力才略才貌才貌雙全才能才能才氣才人才識才疏學淺才思才學才智才子才子佳人 才 國語辭典名
副
【卯集中】【手】才·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0 才 《康熙字典》【卯集中】【手】才·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0 【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 又天地人爲三才。【易·繫辭】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 一曰能也。【禮·文王世子】必取賢斂才焉。【論語】才難,不其然乎。【前漢·武帝紀】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唐書·百官志】擇人以四才。【邵堯夫曰】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才者,天之良質也,學者所以成其才也。 又質也,力也。【詩·魯頌】思無期,思馬斯才。【傳】多材也。【孟子】非天之降才爾殊也。【近思錄】性出於天,才出於氣,氣淸則才淸,氣濁則才濁。 又姓。明尙書才寬。 又【集韻】通作材。【說文】材,水挺也。从木,才聲。【徐曰】木勁直可用,故曰入山掄可爲材者。人之有才,義出於此。 又【正韻】與纔通。古用才爲纔始字。【晉書·謝混傳】才小冨貴,便豫人家事。 又與裁通。【戰國策】惟王才之。 又與財通。【前漢·揚雄傳】財足以奉宗廟。 又【集韻】將來切,與哉同。亦始也。【爾雅·釋詁疏】哉,古文作才。以聲近,借爲哉始之哉。 又作代切,音再。義同。 又叶卽由切,音遒。【焦氏·易林】季子多才,使我不憂。 【卷六】【才】 才 《说文解字》【卷六】【才】 『說文解字』 艸木之初也。从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凡才之屬皆从才。昨哉切〖注〗徐鍇曰:“上一,初生歧枝也。下一,地也。”文一 『說文解字注』
才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tsʰĄi˧˥ 唐代读音*dzhəi日语读音WAZUKANI ZAE韩语罗马CAY现代韩语재越南语tài 客家话[客英字典] coi2 [台湾四县腔] coi2 [客语拼音字汇] coi2 [海陆腔] coi2 [梅县腔] coi2 [陆丰腔] coi3 [东莞腔] coi2 [沙头角腔] coi2 [宝安腔] coi2粤语coi4潮州话cai5 zai5 近代音清母皆來韻平聲陽才小空;中古音從母咍韻平聲裁小韻昨哉切一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清母咍部 ;王力系统:清母之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才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異體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