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三十六郡
释义
条目
三十六郡
拼音
sān shí liù jùn
注音
ㄙㄢ ㄕㄧˊ ㄌㄧㄨˋ ㄐㄩㄣˋ
三十六郡
词语解释
解释
秦始皇
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六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
三十六郡
网络解释
三十六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时六国并悉于秦,天下一统。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以后,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初分全国为三十六郡。
以后随着土地的扩大增至四十六郡,定咸阳(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为首都。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称“三公”。地方郡的长官为守,县的长官为令。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取代了周朝的封建制(分封制),官僚制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
随便看
贵手
贵损
贵敬
贵族
贵无
贵昆铁路
贵昌
贵易交
贵星
贵显
贵望
贵末
贵本
贵本家
贵权
贵极人臣
贵横
贵欲
贵正
贵步
贵气
贵治
贵涂
贵游
贵溢
𫛶
𫛷
𫛸
𫛹
𫛺
𫛻
𫛼
𫛾
𫜀
𫜂
鹍翔
鹍鲸
鹍鸡
鹍鹄
鹍鹏
鹎
鹎鴂
鹎鵊
鹎鵊雨
鹎鶋
千回万转
千回百折
千回百转
千夫
千夫所指
千夫所指,无疾将死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千夫所言如一喙
千夫指
广里
广里
广重
广金
广金
广金
广钦
广長
广長
广長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0/22 19: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