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三十六郡
释义
条目
三十六郡
拼音
sān shí liù jùn
注音
ㄙㄢ ㄕㄧˊ ㄌㄧㄨˋ ㄐㄩㄣˋ
三十六郡
词语解释
解释
秦始皇
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六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
三十六郡
网络解释
三十六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时六国并悉于秦,天下一统。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以后,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初分全国为三十六郡。
以后随着土地的扩大增至四十六郡,定咸阳(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为首都。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称“三公”。地方郡的长官为守,县的长官为令。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取代了周朝的封建制(分封制),官僚制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
随便看
「个」湘语
「个」粤语
「个」赣语
「个」闽语
「个」韵书
「个」韵书
「个」韵书
「丫」上古音
「丫」中古音
「丫」吴语
「丫」官话
「丫」客语
「丫」平话
「丫」晋语
「丫」湘语
「丫」粤语
「丫」赣语
「丫」闽语
「丫」韵书
「中」上古音
「中」中古音
「中」傳抄古文字
「中」吴语
「中」官话
「中」客语
䅃
䅄
䅅
䅆
䅇
䅈
䅉
䅊
䅋
䅌
敫然
敬
敬上接下
敬上爱下
敬业
敬业乐羣
敬业乐群
敬事不暇
敬事后食
敬仰
𡞬
𡞭
𡞮
𡞯
𡞰
𡞱
𡞲
𡞳
𡞴
𡞵
𣬘
𣬙
𣬚
𣬛
𣬜
𣬝
𣬞
𣬟
𣬠
𣬡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1/13 2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