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嵬 | ||||||||||||||||||||||||||||||||||||||||||||||||||||||||||
释义 |
标 嵬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 ● 嵬 wéiㄨㄟˊ
英语 high; rugged, rocky, precipitous 德语 felsig ,Wei(Eig, Fam) 法语 rocailleux,rocheux 嵬 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嵬wéi 〈形〉 (1) 山高大的样子 [lofty] 嵬,高不平也。——《说文》 陟彼崔嵬。——《诗·周南·卷耳》 维山崔嵬。——《诗·小雅·谷风》 (2) 又如:嵬岌(嵬嵬。高耸的样子);嵬崿(险峻);嵬峨(高大的样子);嵬岸(高傲的样子);嵬崔(高耸的样子);嵬崛(高大貌) (3) 高。通“巍”[high] 嵬,高也。——《广雅》 (4) 险诈 [sinister and crafty]。如:嵬琐(险诈奸邪) (5) 怪诞,奇异。通“傀”[strange] 吾语汝学者之嵬容。——《荀子·非十二子》 偷儒而罔…是学者之嵬也。 (6) 又如:嵬说(狂妄不实的言论) 常用词组 嵬然不动 嵬 國語辭典形
【寅集中】【山】嵬·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嵬 《康熙字典》【寅集中】【山】嵬·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集韻】烏回切【韻會】魚回切【正韻】五回切, 又高大貌。【班固·西都賦】增盤崔嵬。 又【廣韻】【正韻】五罪切【集韻】【韻會】五賄切, 【卷九】【嵬】 嵬 《说文解字》【卷九】【嵬】 『說文解字』 高不平也。从山鬼聲。凡嵬之屬皆从嵬。五灰切 『說文解字注』
嵬 音韵方言国际音标wei˧˥ 唐代读音*nguəi日语读音TAKAI韩语罗马OY现代韩语외越南语ngôi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ui2 [台湾四县腔] ngui2 [梅县腔] ngui2 [宝安腔] ngui2 [客语拼音字汇] ngui2 [海陆腔] ngui2粤语ngai4 近代音影母齊微韻平聲陽圍小空;中古音疑母灰韻平聲鮠小韻五灰切一等合口;疑母賄韻上聲頠小韻五罪切一等合口;上古音黄侃系统:疑母灰部 ;王力系统:疑母微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嵬 字源字形字源演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异体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