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释义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ㄅㄧˋ

ㄆㄧˋ

部首

部外6

总笔画13

𠈳𠊕𠊸𠮃𦜺𨐓𨐝𨐢𨐨避闢𪿢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F9F

左右结构

513251414311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nkuh

srytj

xmjs

70241

拼音

注音ㄅㄧˋㄆㄧˋ

部首部外 6总笔画 13

统一码 8F9F笔顺 5132514143112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卩”,音 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本义:法律,法度)

(2) 同本义 [law]

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说文》

“辟言不信”。(法度之言,而不听信。)——《诗·小雅·雨无止》

(3) 君主 [monarch]

辟遏有德。——《汉书·五行志》。注:“天子也。”

皇王(指周武王)维(语气词)辟。——《诗经·大雅·文王有责》

(4) 又如:复辟

(5) 古称官吏 [official]

厥辟不辟。——《礼记·坊记》

三卿一长曰辟。——《周书·武顺》

正殿路寝,用朝群辟。——《文选》

(6) 罪,罪行 [crime]

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汉书》

词性变化

〈动〉

(1)“避”。回避,躲避 [avoid]

使咸知王之好恶辟行之。——《周礼·掌交》

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左传·庄公九年》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论语·宪问》

行辟人可也。——《孟子》

不辟死伤。——《荀子·荣辱》

文王之所辟(后作“避”)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高祖尝(曾经)辟吏。——《史记·张丞相列传》

(2) 又如:辟邪(避免或驱除邪恶)

(3) 征召来授予官职 [appoint to an official position]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4) 另见

其它字义


〈动〉

(1) (形声。从门,辟声。本义:打开,开启)

(2) 同本义 [open]

辟,开也。——《说文》

辟四门。——《虞书》

辟户为之乾。——《易·系辞传》

唇吻翕辟。——《聊斋志异·促织》

语毕而宫门辟。——·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辟阖(开合);辟翕(开合);辟门(开门。后比喻广开贤路,访求人才);辟面(辟头。开头,起首);辟道(开道);

(4) 开辟;开拓 [open up]

欲辟土地。——《孟子·梁惠王上》

周宣王辟国千里,非贪侵也。——《盐铁论·地广》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龚自珍《病梅馆记》

(5) 又如:辟地(开辟疆域);辟土(开拓疆域)

(6) 驳斥 [refute]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7) 又如:辟谣;辟佛(反佛教,驳斥佛理);辟驳(驳斥)

(8) 开垦 [reclaim]

农辟地。——《商君书·弱民》

隙地未尽辟。——· 洪亮吉《治平篇》

(9) 又如:辟田(开垦田地。同辟土);辟治(开发治理);辟除(开垦)

(10) 屏除;驱除 [get rid of;remove;drive out]

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上》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为为己。——《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辟邪(屏除邪恶)

词性变化

〈形〉

开阔;宽广 [wide]

不若从炉塘道,稍迂而路辟。——《徐霞客游记》

〈形〉

(1)“僻”。偏僻 [remote;out of-the-way]

秦国辟远。——《史记·范雎传》

(2) 邪僻 [evil]

境内之民无辟滛之心。——《商君书·弱民》

(3) 另见

常用词组


辟设辟谣

國語辭典

ㄅㄧˋ
  1. 君主。《书经·洪范》:「惟作福,惟作威,惟玉食。」

  1. 征召。《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之。」《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太祖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

  2. 驱除、屏除。如:「辟邪」。《楚辞·屈原·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而清凉。」汉·王逸·注:「扫除之也。」明·陈继儒《李公子传》:「忽有执公子衣者曰:『愿人,臣有所言,公子不忆于陵时乎?』」

  3. 躲开、回避。《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之,所以报也。」《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亲,外举不怨。」通「避」。

ㄆㄧˋ
  1. 法度、刑法。如:「大」。《诗经·大雅·板》:「民之多,无自立。」汉·毛亨·传:「,法也。」汉·桓宽《盐铁论·周秦》:「故立法制,若临万仞之壑。」

  2. 荒远幽隐的地方。《战国策·秦策一》:「今夫蜀,西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其霸何也?』」

  1. 开拓。《诗经·大雅·江汉》:「式四方,彻我疆土。」《孟子·梁惠王上》:「欲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通「辟」。

  2. 排除、驳斥。如:「除」、「谣」、「辟邪说」。通「辟」。

  3. 比喻。《荀子·王霸》:「是过者也,过犹不及也;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通「譬」。

  4. 捶胸。《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寤有摽。」通「擗」。

  5. 偏颇、偏私。《管子·任法》:「卿相不得翦其私,群臣不得其所亲爱。」

  1. 乖僻、偏邪。《庄子·秋水》:「行殊乎俗,不多异。」《礼记·玉藻》:「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之心,无自入也。」通「僻」。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辟」 乙6768合438「辟」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辟」 郭.五.47「辟」 說文‧辟部「辟」 睡.雜4「辟」
「辟」 甲1046合8108「辟」 商尊西周早期集成5997
「辟」 簠人79合7566「辟」 師害簋西周晚期集成4116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𠈳
𠊕
𠊸
𠮃
𦜺
𨐓
𨐝
𨐢
𨐨
𪿢
随便看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17 7: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