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对牛弹琴 |
释义 | 对牛弹琴
拼音duì niú tán qín 注音ㄉㄨㄟˋ ㄋ一ㄡˊ ㄊㄢˊ ㄑ一ㄣˊ 词语解释对牛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⒈ 南朝梁·僧祐《弘明集》说,古代音乐家公明仪善于弹琴,有一次看见牛吃草,便为牛弹了一曲,但牛却不顾琴声幽雅,仍低着头吃草。后用“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什么也不懂。也讽刺说话的人不看对象,瞎说一气。 例劝告他简直是对牛弹琴。 英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preach to deaf ears; talk to a post; whistle jigs to a milestone; 引证解释⒈ 亦作“对牛鼓簧”。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引语本 汉 牟融 《理惑论》:“公明仪 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国语辞典对牛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⒈ 相传古人公明仪曾为牛弹琴,但牛依然低头而食,听而不闻,因为人类的音乐,对牛而言并不适合。典出汉·牟融〈理惑论〉。后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或讲话不看对象。 引《醒世姻缘传·第二八回》:「说起天地二字,只当是耳边风;说到关帝、城隍、直山圣母,都是当对牛弹琴的一般。」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对牛弹琴拼音 duì niú tán qín 注音 ㄉㄨㄟˋ ㄋ一ㄡˊ ㄊㄢˊ ㄑ一ㄣˊ 解释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出处 汉 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例子 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得很好,咱们一总再算账!(清 李当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正音 “弹”,不能读作“dàn”。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讥讽别人。 谜语 牧童拉二胡 感情 对牛弹琴是贬义词。 繁体 對牛彈琹 近义 对牛鼓簧、白费口舌 反义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英语 play one's guitar to an ox; waste one's effort 俄语 трáтить зря врéмя 日语 馬の耳に念仏(ねんぶつ) 德语 einer Kuh die Laute vorspielen(in den Wind reden) 法语 perdre sa salive(parler à un mur,à un sourd)
对牛弹琴:成语接龙顺接
对牛弹琴:成语接龙逆接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对牛弹琴《对牛弹琴》成语故事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
成语故事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