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科 |
释义 | 大科拼音dà kē 注音ㄉㄚˋ ㄎㄜ 词语解释大科[ dà kē ]⒈ 唐制,取士之科,由皇帝自诏者曰制举。其科目随皇帝临时所定,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宋人谓之大科。清代的制举如博学鸿词科亦称“大科”。 ⒉ 袍衫所绣大朵团花。 引证解释⒈ 唐 制,取士之科,由皇帝自诏者曰制举。其科目随皇帝临时所定,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 宋 人谓之大科。 清 代的制举如博学鸿词科亦称“大科”。 引宋 陈师道 《赠二苏公》诗:“谁其识者有 欧阳,大科异等固其常。” ⒉ 袍衫所绣大朵团花。 国语辞典大科[ dà kē ]⒈ 唐代的科举制度,有制举,其科目随天子自定,以待非常之士。宋人称为「大科」。清人亦称博学鸿词科为「大科」。 ⒉ 唐代三品以上官员所穿著绣有大形团花的袍衫。也作「大窠」。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大科拼音dà kē 注音ㄉㄚˋ ㄎㄜ 词语解释大科[ dà kē ]⒈ 唐制,取士之科,由皇帝自诏者曰制举。其科目随皇帝临时所定,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宋人谓之大科。清代的制举如博学鸿词科亦称“大科”。 ⒉ 袍衫所绣大朵团花。 引证解释⒈ 唐 制,取士之科,由皇帝自诏者曰制举。其科目随皇帝临时所定,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 宋 人谓之大科。 清 代的制举如博学鸿词科亦称“大科”。 引宋 陈师道 《赠二苏公》诗:“谁其识者有 欧阳,大科异等固其常。” ⒉ 袍衫所绣大朵团花。 国语辞典大科[ dà kē ]⒈ 唐代的科举制度,有制举,其科目随天子自定,以待非常之士。宋人称为「大科」。清人亦称博学鸿词科为「大科」。 ⒉ 唐代三品以上官员所穿著绣有大形团花的袍衫。也作「大窠」。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