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杜衡 |
释义 | 杜衡拼音dù héng 注音ㄉㄨˋ ㄏㄥˊ 词语解释杜衡[ dù héng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在山地里,开紫色小花。根茎可入药。也作杜蘅。 引证解释⒈ 亦作“杜蘅”。 ⒉ 即杜若。文学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君子、贤人。参见“杜若”。 引《楚辞·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⒊ 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的节间短,下端集生多数肉质根。叶一二枚,生于茎端。单花顶生。蒴果肉质,具多数黑褐色种子。生于阴湿有腐植质的林下或草丛中。又名杜葵、马蹄香、土细辛、土卤等。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杜衡》﹝释名﹞:“苏恭 曰:‘杜衡叶似葵,形似马蹄,故俗名马蹄香。’ 苏颂 曰:‘《尔雅》杜又名土卤,然杜若亦名杜衡,或疑是杜若,而 郭璞 注云,似葵,当是杜衡也。’”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