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蛇 |
释义 | 龙蛇
拼音lóng shé 注音ㄌㄨㄥˊ ㄕㄜˊ 词语解释龙蛇[ lóng shé ]⒈ 比喻非常的人物。 例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英dragons and snakes; 引证解释⒈ 龙和蛇。 引《易·繫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⒉ 喻杰出的人、物。 引《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其母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彼美,余惧其生龙蛇以祸女。’” ⒊ 引汉 刘邦 起义时曾于泽中斩大蛇,有老妪哭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 ⒋ 喻贤不肖的两种人。 引沈从文 《王谢子弟》:“不过族大人多,子弟龙蛇不一。” ⒌ 喻指成功者和失败者。参见“龙蛇混杂”。 引唐 栖一 《垓下怀古》诗:“弓指阵前争日月,血流 垓下 定龙蛇。” ⒍ 喻桀骜不驯、凶横暴虐之人。 引唐 杜甫 《喜晴》诗:“干戈虽横放,惨澹鬭龙蛇。” ⒎ 指草书飞动圆转的笔势;飞动的草书。 引唐 李白 《草书歌行》:“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⒏ 泛指书法、文字。 引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词:“金鑾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 ⒐ 借指书法作品。 引清 孙枝蔚 《喜张穉恭南还因有赠》诗之五:“长开篋笥札嫌短,得挂龙蛇壁更新。” ⒑ 喻指植物屈曲的枝干。 引唐 李商隐 《武侯庙古柏》诗:“蜀 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 ⒒ 指矛戟等武器。 引唐 吕温 《代郑相公谢赐戟状》:“武库龙蛇,忽追飞於陋巷。” ⒓ 指辰年和巳年。古代迷信以为凶岁。 引《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 孔子 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知命当终” 唐 李贤 注:“北齐 刘昼 《高才不遇传》论 玄 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 玄 以讖合之。’” ⒔ 指贤士困厄之时。 引明 许潮 《武陵春》:“老夫 秦 朝人也,不幸时逢阳九,岁值龙蛇。” ⒕ 兵阵名。即一字长蛇阵。 引唐 刘禹锡 《观八阵图》诗:“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鸛飞。” 国语辞典龙蛇[ lóng shé ]⒈ 比喻非凡的人。 引《易经·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⒉ 比喻英雄与凡夫。 引元·马致远〈夜行船·百岁光阴套·乔木查〉曲:「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⒊ 比喻怀才隐退。 引《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 ⒋ 形容草书纵逸的笔势。 引唐·李白〈草书歌行〉:「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⒌ 矛戟类的兵器。 引唐·吕温〈代郑相公谢赐门戟状〉:「武库龙蛇,忽追飞于陋巷。」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