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傧 |
释义 | ![]() 傧 拼音bīn 注音ㄅ一ㄣ 繁体儐 部首亻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2画 五笔WPRW仓颉OJOC郑码NWPO四角23281结构左右电码0319区位5747统一码50A7笔顺ノ丨丶丶フノ丨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傧(儐) ⒈ 接引宾客:傧相( )。统一码傧字UNICODE编码U+50A7,10进制: 20647,UTF-32: 000050A7,UTF-8: E5 82 A7。 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傧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形声:从亻、宾声 Englishentertain guests 详细解释基本词义◎ 傧 儐、擯 〈动〉 (1) (形声。从人,宾声。本义:接引客人) (2) 同本义 [guide] 傧,导也。——《说文》 (3) 字亦作擯。注:“出接宾曰摈。” 摈者,请期。——《仪礼·士冠礼》。注:“在主人曰摈,在客曰介。” 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仪礼·聘礼》 若有祭祀、宾客、丧纪,则摈。——《周礼·天官·内小臣》 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周礼·秋官·司仪》。注:“出接宾曰摈,入诏礼曰相。” (4) 又如:傧士(引导初为士者进见于王);傧相(迎宾称傧,赞礼称相) (5) 陈列,摆 [display] 傧尔笾豆。——《诗·小雅·常棣》 (6) 通“摈”。排斥,抛弃 [repel] 傧厥亲。——《逸周书》 诸儒生相与排傧,不容于齐。——《汉书·主父偃传》 (7) 通“宾”。尊敬 [respect] 山川,所以傧鬼神也。——《礼记·礼运》 词性变化◎ 傧 儐 〈名〉 (1) 迎接客人的人 [waiter] 其摈于天子也。——《礼记·曲礼下》。疏:“摈,谓天子接宾客之人也。” 桓公令傧者延而上。——《管子·小问》 傧者以告列子。——《庄子·列御寇》 (2) 又如:傧相(婚礼中陪伴新郎新娘的男子和女子) 摈 (3) 另见 康熙字典![]() 儐【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又接賓以禮曰儐,接鬼神亦然。 又《禮運》山川所以儐鬼神也。《註》儐禮鬼神,而祭山川也。《石經》从手作擯,亦省作賔。 又進也。《周禮·春官》王命諸侯則儐。 又 又《廣韻》必鄰切《集韻》 又同擯。《戰國策》六國從親以儐秦。 又同顰。眉蹙也。《枚乗菟園賦》儐笑連便。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儐【卷八】【人部】 導也。从人賓聲。擯,儐或从手。必刃切 说文解字注(儐)導也。導者、導引也。周禮司儀注曰。出接賓曰擯。聘禮。卿爲上擯。大夫爲承擯。士爲紹擯。注曰。擯謂主國之君所使出接賓者也。士冠禮。擯者請期。注曰。擯者、有司佐禮者。在主人曰擯。按擯經典多作擯。史記作賓。廉藺列傳。設九賓於廷是也。○聘禮。賓用束錦儐勞者。又儐之如初。又儐之兩馬束錦。又無儐。凡言儐者九。鄭曰。上於下曰禮。敵者曰儐。上於下曰禮、謂如主國之禮聘賓是也。敵者曰儐、謂如儐勞者、儐歸饔餼者等是也。鄭據禮經字作儐。是以周禮司儀賓亦如之、賓使者如初之儀皆云賓當爲儐。易賓爲儐。取賓禮相待之義。非擯相之義也。然則合二禮訂之。擯相字當从手。賓禮字當从人。許儐擯合而一。云導也。與二禮及鄭說不合。劉昌宗說聘禮儐與擯同。雖本許。而令學者惑矣。今禮經石本版本於此九儐字內錯出擯字。非是。○又毛詩絲衣繹賓尸也。有司徹賓尸。經典釋文古本皆作賓。又無必刄反之音。而唐宋石本版本賓儐錯出。要之古無作儐尸者。此學者所當知也。○小雅。儐爾籩豆。傳曰。儐、陳也。从人。賓聲。必刄切。十二部。 (擯)儐或从手。今經典作擯相字多從此。莊子徐無鬼注曰。擯、棄也。此義之窮則變也。擯之言屛也。 傧字组词傧字开头组词
傧字中间组词
傧字结尾组词
傧的成语暂未收录傧的成语!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